 |
翻阅绘画精品。 |
丹青长卷文脉传,山河壮丽千秋画。作为宁波美术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展期最长的展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自开展以来就成为全城瞩目的焦点。通过数字化技术,中国历代的名家名作汇聚一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吸引众多市民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欣赏。 □现代金报丨甬派 记者 张培坚 实习生 曹佳颖 7月19日,60位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分成两批走进宁波美术馆,走近这次特展,感受艺术魅力。 “‘大系’项目组通过图像收集、数据处理以及印刷出版等工作环节,把流传于海内外的画作汇集起来,并且用数字化技术对许多作品进行修复和局部放大,使我们在宁波就能看到这些名家名作。”在讲解志愿者余林悦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启了一场人文美术之旅,“这里展出的中国历代绘画精品出版打样稿,时间跨度2000多年,涵盖历代重要名家、流派的代表性画作,生动呈现汉唐气象、宋韵无尽、元气淋漓、明丽煊耀、清流回荡。” 《雪景寒林图》《烟村秋霭图》《松溪泛月图》……墙上一幅连着一幅的精美画作让同学们目不暇接,纷纷走上前仔细欣赏。 “先秦汉唐时期以‘状物形’为基本方向,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讲解员生动地介绍着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这幅《照夜白图》是唐代韩干的作品,他巧妙地通过木桩的墨色之浓来对比突出马匹的毛色之白。”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观展,不时拍照记录自己喜欢的作品,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现在我们来看这幅《听琴图》,大家能猜一猜画上哪一位是宋徽宗吗?”讲解员指着墙上的画抛出了一个问题。“坐着弹琴的!”“穿黑衣服的!”同学们争相回答。虽然大家猜出了答案,但对具体原因不甚了解。于是,讲解员解释道,判断依据有三点,首先,画面中弹琴的人居于主位;其次,另外两个人都戴了官帽,说明他们是臣子;最后,宋徽宗推崇道教,而弹琴的那个人穿的正是道袍。 在1号展厅,一幅《千里江山图》吸引了鄞州区东湖小学陈梓歆小记者的视线,“画家画得好细致呀,每个人物的眼睛、神态都能看得非常清楚。”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同学们随后来到石窟长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不同地方的文物通过3D打印复制,穿越时空来到了宁波。看那安岳毗卢洞的紫竹观音像,左脚悬于莲台,脚踏莲蕊,右腿弯曲上翘,脚踏莲叶之上,让人不禁联想到步步生莲的情景。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感受不同地方的石窟文化。 游鱼点墨、雪山行旅、山涧品幽、水榭观花、青绿河山……“光影丹青”沉浸式展厅融合了30余幅画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同学们走进画中,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特别真实,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我像是坐着小船在慢慢移动。”欣赏完毕,来自鄞州区德培小学509班的曹奕玫兴奋地说。 参观结束,小记者们个个意犹未尽,来自鄞州区宋诏桥小学405班的刘小若表示收获很大:“我感受到了不同时期艺术的美,有的是华丽的,有的是淡雅的,带给我很大的视觉震撼和享受。”“今天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让我对绘画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也在学画画,希望以后能画出跟他们一样生动的作品。”鄞州区华泰小学西校区502班的刘泉伶则充满期待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