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7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梦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明湖校区 丁元乔

    碧波涌动,卷起朵朵浪花,托着无数笑靥翻滚。水花拍在沙滩上,与岸相平。涛涛浪声中,夹杂着鼓楼的钟声,夹杂着阁中的书声,夹杂着宁波人的欢呼声……

    宁波,一座书香古城。数百年前,范钦在此建起天一阁,其传递中,彰显着宁波之坚毅。代代相传,森严的家规止着子孙好奇的心,保护着千千万万的古书。面对金钱,他们心如磐石;面对大火,他们齐心协力;面对水灾,他们拼尽全力……是什么让他们百年如一日?这,也许就是宁波独特的精神吧!也许就是宁波人骨子里的坚毅吧!

    宁波,一座奥运之城。在这儿,涌现了一批批的杰出运动员。

    东京奥运会上,宁波姑娘杨倩一举夺魁。这亮丽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儿时的她,在学业的沉重压力下,载着自己的奥运梦,刻苦训练。射击场上,瘦小的她,扛起沉重的枪,汗如雨下。她宛若暴风雨中的蝴蝶,在自然残酷的考验下,用坚毅书写生命的美丽。沉重的训练并没有让她退缩,她化疲惫为舟,化挫折为帆,在茫茫大海中,扬帆起航!

    在宁波,坚毅之下是团结的支撑。有这么一个女孩儿,她的人生刚开始,就笼上了一片阴云。徐佳玲,五岁的一次车祸,让她失去了一条腿,人生的不幸使她郁郁寡欢。她的父母不忍,带她接触了游泳,从此,她的精彩人生也拉开了序幕。在采访中,徐佳玲曾说:“我热爱游泳。我喜欢游泳时自由的感觉。”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她走了下去。

    偌大的泳池中,娇小的她一遍遍翻身、打水……她的目光坚定无比,透着锋芒。天有不测风云,在超负荷的运动下,她病倒了。憔悴的脸色、滚烫的身子煞是让人心疼。虽然徐佳玲一病不起,但,这是一个团队。在教练与队友的悉心照顾下,徐佳玲逐渐好转。病魔的力量是强大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终究是寡不敌众。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在日日夜夜的训练中,徐佳玲逐渐走向世界,崭露头角。2016年,里约热内卢,这位宁波姑娘摘得桂冠,泪洒池中,是坚毅,亦是团结。

    在宁波,坚毅与团结筑起了堡垒。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也用行动践行。教室里,琅琅书声传递着宁波文化;跑道上,满身汗水洋溢着宁波青春;赛场上,声声呐喊彰显着宁波精神。风起云涌,不变的是宁波城,不变的是宁波人,不变的是宁波精神……

    摇橹慢行,晃着,晃着,就晃入了宁波历史之中。站在天一阁前,我摸着古朴的木墙。思绪万千;坐在鼓楼城角,我靠着青砖感受岁月变迁;躺在沙滩边,我抚着涌动的海水,立下志向……面对考试的失利,我披荆斩棘,发奋图强;遇见同学的困难,我伸出援手;碰到学习的困难,我迎难而上,苦苦思索。我时时刻刻,都践行着坚毅与团结,践行着宁波精神。

    白居易云:“水波荡荡连海平,平沙浩浩四无边。”东海无垠,纳百川、奔不息,每一次的翻滚,都是宁波精神的涌现……

    定心海之波

    踏未来之浪

    海曙区雅戈尔中学 徐恩霖

    我站在宁波城的沙滩上,观望东海掀起的波浪。

    宁波,我的母亲。她从太古遥遥走来,足掌掀起历史的波澜;她从东海缓缓走来,双手托住出海的风帆;她从四明翩然走来,用胸怀温暖人们的血脉。

    东海浪潮淘洗万年的沙,用时间托住沙滩上的宁波儿女。友人约我来这,陪她试试新的帆船,套上救生衣,友人携我上船。踏上船那一刻,船体轻轻摇晃,像是被柔软的波涛轻轻拥抱,又像是母亲轻拍儿女的背,日光把金色碎片洒在海面上,粼粼大海欣然接纳这一切,包括海面上星星点点的白帆。

    碧波万顷,风平浪静。我们的船静静漂着,白得就像蔚蓝天上安闲的一朵云。仿佛这海不再是海,而是广袤无际的苍穹,我们是帆,我们是云,我们是蓝天的宠儿。“你们开帆船的,是不是喜欢这种风平浪静的好天气?”我道,“宁波,海定波宁,城如其名。”也许只有这样安闲的波浪,才托得起这万千星子般的小船,否则,怎会有“定风波”一说?

    友人笑了:“小心了。”她忽然起步,在我一个恍惚间,帆船动了。我有些不稳,整个身子趴在船上。低头不再是碧波荡漾,而是浪花打船,卷起千堆雪。我望着不断翻涌扑腾上来的雪白泡沫,海浪的咸腥气猝不及防溢满鼻腔。我狼狈起身,才发现原本金色沙滩急剧缩小,不断翻卷汹涌的浪花扑面滚滚来。抬头白帆猎猎涌动,发丝凌乱飘舞。友人展臂迎着扑面海风,笑道:“这风浪,酷吗?”

    我怔愣着,看着周围辽阔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看着因风而动的帆船——原来,风浪才是动力来源吗?我不禁喃喃。友人笑了:“对于帆船来说,‘定风波’,不如‘兴风波’。波澜兴起,帆船方行。”我错愕,难道波涛汹涌,迎风行船才是这座庆元古城的真正风貌么?

    我静下来,感受扑面的风,那么“宁波”之名,从何而来?我在茫茫波涛、水天一色中沉思,不禁脱口而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吟啸且徐行?”我倏地望向一旁迎风呼喊的友人。海风狂乱地扯着她凌乱的发丝,面对苍茫大海,无尽风波,远去的港湾,未知的将来,她丝毫不惧,反而乐在其中。

    不管是“定风波”,还是“宁波”,从不刻意宁自然之波,不宁外界之波,而宁心海之波。心海波平,方能勇行千里。心海宁静,方能踏风波之势,勇立潮头。

    “定心海之波,踏未来之浪,这就是我的帆船之道。”友人复又爽朗地笑起来,阳光洒在她侧脸,勾镀出金色轮廓。她是一个爽朗大方的女孩,是甬城的女儿,也是大海的女儿,

    帆船减了速,我们又望见那片沙滩,“贼噶惬意。”她感叹道。意外地,又是肯定的,这句乡音与这片海、这艘船分外契合。这也许就是宁波给予每个儿女的馈赠,是血脉里割舍不断的情,是四处奔走时托起我们的浪,也是我们面对苦难潮涌,鼓舞我们勇立潮头的风。

    宁波,我的母亲。她好像不再是记忆里檐下碎雨落的江南明州,而是百年前冲破涛浪、临海而城的庆元港城。明州的柔美,与庆元的勇敢,共同融成了宁波人奔流着的血脉,宁波城,永远都是护在你心口的那片最坚硬的鳞。

    而甬城的儿女们,则定心海之波,踏未来之浪,以波涛宁静之心,面对重叠而来的人生大浪,又勇立潮头,在世界的汪洋上,兴起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浪,如一只迎风的海燕,在世界潮头,“甬”住直前,“甬”不言弃。

    品宁波精神

    悟甬城风韵

    鄞州实验中学 朱佳慧

    “海定则波平”——宁波,这个已有1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有人说,宁波是一座科技城,也有人说,宁波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而在我这个本地人看来:宁波,远不止这些。它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韵,那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拼搏,那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美好追求,也是一种书香洋溢的风采,那是独属于它自己的精神价值与高尚追求。

    在我心里,宁波是一位身强力壮的青年。他坚韧有力,顽强拼搏。在之前的奥运会上,杨倩一枪正中靶心,勇夺金牌;石智勇力能扛鼎,摘得桂冠;汪顺“浪里白条”,一举夺冠。他们是我们宁波的骄傲!鲜花、奖牌、采访,只是片刻的辉煌。可在这辉煌之下;又是多少日复一日的艰辛呢?杨倩曾在采访中说明:“每日训练之后,感觉手脚已不属于自己的了!”毅力、坚持、汗水、天赋,每一点都要做到,才有这一鸣惊人的成果!当初的少年,意气风发,踏上修行之路,奈何遍地荆棘。“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少年踏过荆棘,越过山岭,跨过大江。如今,终是修成正果,英姿飒爽地回归家乡!坚持、拼搏,这是我们“青年宁波”的意志品格!

    在我心里,宁波是一位鬓发已苍的老者。他沉着稳重,富有智慧。昔日,曾漫步于天一阁之间。那里,书藏古今,书香浓郁。在那里,在那些密布的书籍里,试想,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有着“执子之手,与子同归”的神话爱情,也有着纵横天下的雄伟武略。细细品味,古国文化就是我们“长者宁波”的精神价值。

    在我心里,宁波还是一位温婉柔美的女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豆蔻正是一个活力散发、向往美好未来的时期。记得小时候,我跟着外公外婆一起去小弄堂里做年糕。晚稻新米作为原料,先用水浸泡一夜,而后用石磨细细磨成米浆,再榨干水分,再用竹筛子轻轻晃动米粉,筛选出来的米粉又轻又细,再上大蒸锅里蒸得又软又糯时,放进石臼里再舂米粉,等把米粉捣成白白净净的面团,就可以放进机器里做出一条条年糕了。

    人们团结一致,壮士们捶打米粉的呐喊声,机器发出年糕的吱吱声,女人们摆放年糕的细细切切声。我曾问外婆:“做年糕那么麻烦,阿拉宁波人怎么这么钟爱于它呢?”外婆笑了,慢吞吞说了几个字:“年糕嘛,年年高!”我恍然明白了,年糕作为宁波的特色美食,不仅仅因为它软糯的美妙口感,它更是我们宁波这座城市的灵魂,它象征着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景。也更是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品质的体现。就像一位动人女子般,她心怀希望,寄梦未来,这是阿拉宁波人的精神品质。

    这就是宁波,在我心中,它就是一座勇往直前、文化深厚、奋力向上的城市。我对宁波这座城市爱得深沉,不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更在于它所特有的风韵。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