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精神 推动城市发展 宁波市效实中学 朱轩 日月昭昭,江河泱泱。甬江水润泽的这一方土地,孕育出一个朝气奋发的文明。“书藏古今”是她丰富的沉淀,“港通天下”是她开放的胸怀。历史走入21世纪,我们的城市——宁波,正以更加青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竞技体育的赛场上,“杨倩”“石智勇”“汪顺”……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向世界展示着宁波体育的辉煌成就,向世人展示一个开放包容、乐于钻研、敢为天下先的宁波形象。窃以为我们当传承,弘扬宁波体育精神,以体育精神推动城市进步。 宁波体育精神厚植于绵延璀璨的宁波文脉中,提到宁波,便不得不提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千年来宋韵文化,百年四明山红色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自信开放,孜孜以求、敢闯敢试,它们滋养着宁波体育精神,推动其成为宁波新的城市名片。如清末宁波举办盛大市运会,使宁波成为全国最先引进西式体育的城市之一;新建的奥体中心,成为宁波文体新地标,促进全民健身,书写健康中国的宁波篇章;又如在宁波设立的女排等训练基地,承载着体育健儿们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经历。宁波体育精神的“守望”,依托宁波的城市积淀,展现宁波城市的底气。 如此丰厚的宁波体育精神,当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窃以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思考: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我们当利用好现有资源,继续耕耘脚下这片体育热土。体育是宁波发展的一张新名片,一个新看点。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有利于发挥宁波的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当深入人民发展体育事业。除了补齐健身设施之外,也应当讲好宁波体育故事,以体育精神激发人民共同建设城市的热情和信心。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们当不断创新形式,用更生动鲜活的方式促进体育精神的发扬。一些竞技比赛专业性太高,趣味性不够,我们可以创新形式,推动大众参与,激发城市的动力和活力。 面向未来,宁波作为改革开放高地和面向世界的窗口,必将肩负起更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到来之际,我们当秉持体育精神,推动城市发展。赓续体育精神血脉,守望全民运动热土。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用体育运动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滋润后人,滋润脚下这片土地! 守一只 “甬”不枯竭的蝶 宁波外事学校 王诗婷 我诞生在泛着山茶香气的江南,一滴浓墨洒落,漾起层层柳绿花繁。微风轻拂,吹皱了一池春水;碎雨浇灌,萌生了一树新芽。我扇动翅翼,透过汽水氤氲的朦胧,渐渐,看到了这片净土背后的守望。 “甬”敢——守望之信仰 清晨。香火在古寺上空盘旋,诉说着亘古不变的心愿。我看到人们合掌礼念,捻着几丝虔诚的祈祷,弯腰,跪拜。所有的所有在这里都变得如此恬静,连流水都凝住了,屏息敛声,似是要偷听什么秘密。几声庄严的祷告声后,一声锣鼓碰撞时发出的鸣叫打破沉寂,顷刻间,礼花纷飞,人们身着鲜艳夸张的服饰,手舞足蹈,向他们的神明进献贡品。我悄悄落在神明的肩头,望着她那双清澈的眼眸,各种场景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我看到了猎猎的海风侵蚀了渔民们的双手,烈日的暴晒增添了脸上如沟壑般的皱纹。但他们只是爽朗地笑着,一起拖拽着打了不知有多少个补丁的渔网。劳动的号子惊起了滩涂上的海鸥,庆祝着满载的渔船。他们望向深厚屹立在岛屿上的神像,又是虔诚地膜拜,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他们去往哪里,无论远航途中有多少狂风暴雨,他们的身后,永远静静伫立着一位神明在护佑他们。她为他们祈福,为他们守望,为他们保驾护航。而他们,则是她忠实的信徒。 “甬”跃——守望之信心 我微颤翅膀,飞离了那个神圣的古老渔村,转身误入了一个新式的运动场馆。 场馆里人声鼎沸,呐喊声和水花飞溅声交织在一起,在我耳边奏鸣。突然,我瞥见了一个矫健的身影,他纵身一跃,潜入四射的浪花中。我赶忙追到他所在的赛道。透过激荡的水波,我隐约望见他敏捷的身形,就像一条水性极好的鱼,只微微扭动身躯,便能乘浪数里。周围陆续有几条“鱼”渐渐追赶了上来,但他毫不松懈,在露出水面换了一口气后,又摇摆着逆流而上;我在心中为他呐喊,快到岸了,再快一点!终于,随着观众席一方爆发的欢呼声,他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耀!我望向他,他举臂呼喊,又垂下,肆意击打着水花。没过一会儿,他又保持了静默,含泪望着闪耀的灯光,大口呼吸着浸润着胜利滋味的空气。只有我知道,为了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太久。无数个日夜,安静的游泳池内,唯他一人孤独地向前游动,没有观众和鲜花的日子照常训练。好在,他唯一的团队,他的教练,队友,医护人员,以及他的父母,都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他的每一次“甬”跃,背后都是他所信赖的人给予他的信心和动力,让他愿意为之拼搏,为可贵的青春而奋斗。 “甬”恒——守望之信念 我睁开双眼。这一次,我来到了港湾。漆黑的夜里,昏黄的灯光勾勒出一位妇人的背影,瘦削,但挺拔。她手执一根针,以此为笔,以线为墨,渐渐晕染出一片广阔的蓝色和淡淡的红。我屏住呼吸,那一刻,我仿佛坠入大海,在涛声中,我隐约望见几艘沉甸甸的渔船,一尾尾鱼儿在跃跃;我仿佛又望见了那个日夜以水为伴的青年,他肆意钻进奔腾的浪里,挥动健壮的臂膀……我有些恍然,原来妇人三十多个昼夜的埋头伏案,竟是为了迎接这一盛会的到来! 我望着妇人那双充满老茧的双手,渔民们布满皱纹的脸,还有青年伤痕累累的肩臂,三者相互重叠,形成的幻影渐渐汇成了这个水乡最美的图景。他们的勇为人先,他们的积极拼搏,还有他们的坚守本心,都源于——“守望”。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和盼望,为这座千年古城提供了强硬的底气和前行的动力,让“甬”变成“勇”,再蜕成“踊”。 我轻颤七彩的蝶衣,携带着无数的守望,缓慢而坚定地,奔赴下一场明媚的花开…… 书写归途 描摹未来 方玥懿 宁波外国语学校 高一 车经过姚江畔,偶尔看见有人穿着短款运动服,纵使他们大汗淋漓,仍不停止奔跑;就如同这江水,永远不拒绝河流的拥抱。 过了许久,熟悉的村庄映入眼帘。村社俨然排布着,三轮车上的老头哼着东不着调、西不挨曲的歌谣,虽然年逾花甲,但精神抖擞。他,就是我的爷爷,岁月将他的青丝染成白发,皱纹无情地爬上了他的额头,但他仍似少年,有着颗不老的心——毕竟,他曾是村庄小学中的体育老师。 一见到老人,他就打趣地说:“孙女最近是不是变壮了?要变成大姑娘了!”我笑着,说是的,长胖了点。也许,在爷爷心中,身强体壮永远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像大雁断了翅膀,再也飞不高了。 “爷爷,您以前在小学教体育时,有遇到什么趣事不?”我很想知道过去的事,也许那时旧的往事才经得住岁月的沉淀,如同一杯香茗,值得细细品味,让人唇齿留香。 老人陷入了沉思。也许他在想年少不识愁滋味,或又是在感慨他那唇红齿白时光的年少轻狂。或许,他在时光彼岸回望过去。 “那时,我还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村里的娃娃们家里都穷,父母又不管他们,上体育课时经常调皮捣蛋,有时还打起架来。学校的设施也不多,就只有一个篮球和足球,连球筐都是自己做的。结果后来,篮球和足球被几个顽皮小鬼玩破了。”爷爷轻轻叹了口气。 “您不仅是体育老师,不还是学校一切杂七杂八的事务的管理员、修理员吗?您可以批评他们,让他们赔钱吗?”我好奇地问。 “可是他们家并不富裕,能不能吃饱饭都成问题。于是,我又拿自己一个月的早饭钱去买了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 我感慨着。记得爷爷说过,那时人们连饭都吃不饱,但他为了孩子们,甘愿自己受苦。 “后来啊,孩子们在我的教导下开始打篮球比赛。当时我只希望农村里的娃娃有健康的身体,但没想到,他们小学毕业后,还去区里打比赛,拿了个金牌哩!”爷爷自豪地笑了。 笑容里,仿佛有老人对年轻一代满怀的关心,也有对他们未来的憧憬,甚至还有对中国体育蒸蒸日上的信心与底气。一个个普通体育人的热情汇聚,让奥运精神流淌在了这座城市的血脉中。 吃完饭后,告别爷爷,车又经过姚江畔。体育公园里,人们慢跑着锻炼身体;新型体育器械上,人们舒展着身体做拉伸;江上千帆竞发,帆船在水面上划过,像一道道彩虹……所有人都笑着,眼睛有光。 也许,在如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中国青年应高举“万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高高举起”的旗帜,去突破学业压力的囿限,去锻炼,去躬身如局,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让体育精神流淌在当今、未来的每一个人的血脉中。 我跳下车,加入了他们锻炼的队伍。跑道似乎没有尽头,如同未来有无限可能。阳光洒下,照亮了蓝色跑道,也照亮了中国体育事业未来的路。一步、两步,每一步都书写着归途,更描摹着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