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来到栎社国际机场海关旅检现场。 |
 |
缉私犬展示毒品搜查技能。 |
 |
孩子们收看国门安全教育短视频。 |
 |
孩子们来到栎社国际机场海关旅检现场。 |
出入境哪些东西不能携带?濒危动植物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为什么重要?缉私犬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孩子们心中的小问号,在这堂特别的普法课上找到答案。 近日,现代金报联合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机场海关、宁波机场海关缉私分局、一琦普法工作室开展“大手拉小手 普法促成长”流动课堂之海关法治宣传日特别活动。 10多位宁波晚报(现代金报)的小记者受邀走进宁波机场海关大楼、栎社国际机场海关旅检现场,与“空中国门”守护者面对面,了解宁波机场海关的工作内容和基本流程,增强国门安全相关法律知识。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一个“找茬”小游戏拉开了活动的帷幕。宁波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在讲台前摆放了几件常见的生活物品,包括皮包、防风衣等,然后邀请小朋友们上台,观察一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大家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点燃,纷纷围在讲台边,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这些都是我们在进出口环节查获的侵权商品。”负责讲解的老师解释道,部分不法商人为谋取暴利,通过非法“山寨”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承担着在进出口环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重要职责。 那么,海关对没收后的侵权货物如何处理?讲解老师补充道,海关依法对货物实施扣留并进行调查处理,认定侵权的,依法没收侵权货物并对当事人处以罚款,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我们要学会对假货说‘不’,共同尊重、保护知识产权,让中国制造更有竞争力。”讲解老师说道。 通关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另一位讲解老师向孩子们普及了濒危动植物保护的知识。 “濒危动植物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海关作为打击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的关键一环,始终战斗在前线。”讲解老师一边介绍一边展示部分机场海关曾经查获过的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模型,如隐藏在钓鱼竿里的象牙,制成工艺品的砗磲等。孩子们直呼“大开眼界”。 暑期到了,旅游市场加速回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出国旅行。什么能带?什么不能带?宁波机场海关旅检一线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观看了国门安全教育短视频《魔术师通关记》,科普基本通关常识。同学们还在栎社国际机场海关旅检现场,了解查验设备,通过“小关员”模拟执法,实地感受出入境旅检时的真实场景。 海曙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302班的李陈希发现,和国内旅游不太一样的是,出国旅行回来的时候行李箱里不能带牛奶、水果、蔬菜等,因为这些东西可能携带病菌、虫害,容易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涨知识了!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同班同学章沈喆表示。 最后,孩子们与萌萌的缉私犬来了个亲密接触。随着训练员一声令下,缉私犬表演它的拿手绝活——搜查毒品。一字排开的十个行李箱,其中一个箱子里有事先藏好的毒品,缉私犬这里闻闻、那里嗅嗅,很快锁定目标。“Good boy!”训练员发出了表扬声。 宁波机场海关缉私分局的警员阿姨还围绕“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有哪些”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将知识传授给在场学生,增强他们的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两小时的活动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度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