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理是门“玄学”?学生无所适从?

这次研学探索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

研学团队在它山堰合影。受访者供图
宁波大学地理系徐皓老师带领同学们在野外辨别岩石。
观察石英砂岩并拍照记录

    这是一次不太一样的研学,也是一次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研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对参与师生来说却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8月10日至12日,一支由宁波大学、效实中学、春晓中学、宁波二中、同济中学、荣安中学和神舟学校的20余名师生组成的队伍,在四明山区展开了为期3天的地理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完成了一次野外实践,更将高中生、本科生、硕士生和中学及高校教师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地理研学的探索和尝试,很有意义。”本次研学负责人、宁波市春晓中学周泽甬老师介绍。周泽甬也是宁波市教研室地理研学发展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A

    他们这样研学

    3天时间,师生们走过了中村、它山堰、溪口,走过了徐凫岩、三隐潭、千丈岩,还走过了四明山地质公园和丁家畈村的火焰山等地。他们边走边观察,边讨论边讲解,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进行结合,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在中村附近已发掘的山坡上,由宁波大学地理师范生作为见习教师主讲,高校和高中教师补充讲解了中村河流阶地的前世今生。同学们观察了地质剖面,探讨了河流阶地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几经地质变迁和河流变化,在这里形成了多级台阶状的地貌,见微知著,可以从中一窥地理演化过程。

    类似的研学场景,也发生在后续的一个个研学点上。在徐凫岩的入口处,同学们观察到了红色砂岩风化后的紫色土剖面,在老师的讲解下进一步认识到成土母质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对比本区域经常出现的红黄壤,初步认识到了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在四明山地质博物馆内,师范生对于四明山的具体形成过程进行了介绍。同学们认真倾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由师范生们细心解答。在观景台处,同学们不仅清晰地看到四明山的夷平面,还能够看到河谷、山腰的村庄分布特征。四明山地质公园的花岗岩地貌也在诉说着四明山在燕山运动中形成的那段历史。

    每天晚饭过后,都是复盘环节。在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皓,效实中学老师毛锦旗和周泽甬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对野外考察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展开激烈讨论。随后,根据老师们所提出的探究问题,进行小组汇报。伴随着激烈的讨论声,研学活动的学术氛围被推上了高潮。

    B

    他们这样感叹

    “为期三天的地理研学,收获远超想象。通过宁波大学师范生和研究生的细致讲解,我们对于流水地貌、岩石构成、土壤结构等地理知识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但不止于博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我们快速获取记录知识的技巧,通过拍照、录音、复盘与整理,内化并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进而类比迁移。”这是效实中学地理选考生朱治铭和李一陈的研学感受。

    宁波二中地理选考生陈佳瑶说:“从中村到皎口水库,从徐凫岩到千丈岩,从地质公园到火焰山,从河流到地质,从自然到人文,我在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对漫漫时间感到敬畏。将书本的知识运用于现实,将自然的、熟知的甚至是习以为常的事物用理论知识解释,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对于自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也是宁波大学地理师范本科生陈诗宜首次以实习教师的身份参与研学团,并担任讲解工作。她说自己从紧张惶恐到镇定自若,尝试与同学互动,观察大家倾听时的反应,以调节自己的讲解速度和方式,这是新奇的体验。

    C

    他们这样探索

    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研学探索?周泽甬老师说,在研学领域里,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走在了研学探索的前沿。与市场上偏向于旅游和活动的研学不同,今年上半年刚成立的市教研室地理研学发展研究中心探索的,是真正基于学科基础上的研学。中心从初中、高中的课程角度出发,把中考、高考的知识点融合进研学课程设计中,在真实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

    很多高中生喜欢将地理这门学科称为“玄学”,因为它的生活化特征让很多仅限于课堂学习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所以这些年,教研室也引导老师们探索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比如2021年的地理学科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中,就要求地理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上课,观察校园环境,全程视频录制,不加剪辑上传,作为比赛材料。

    这次的三天研学是一次探索和尝试,后续,市教研室地理研学发展研究中心希望以点带面,发动全市更多地理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将地理学科的教学与现实进行更紧密的结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