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宁波北仑的万人沙滩。 |
 |
甬库青少年在库车合影。通讯员供图 |
 |
在东吴老街海丝文化馆。 |
 |
孩子们在海洋世界。 |
8月18日,在新疆库车大馕城,库车市的20多名小学生手捧蓝色的绢袋,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份绘制在绢帛上的陆上丝绸之路挂图,赠送给了即将返回浙江的宁波市小学生,以表达融情之旅如山水丝路般珍贵。 两地十天的“手拉手”研学之旅,从陌生到熟悉,让学生们感到无比兴奋,收获了知识和纯真友谊的同时,也释放着跨越千里的激情。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甬库两地交流,8月8日至8月18日,甬库青少年“探访丝路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融情夏令营活动在宁波、库车两地开展。本次活动由宁波援疆指挥部、宁波市教育局、库车市教育和科技局主办,新疆甬库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宁波市宁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钟婷婷 通讯员 王红丽 A 在博物馆和报史馆中 探访宁波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8月10日,27位库车青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与19位来自余姚、象山的学生“会师”,深入感受宁波这座城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 当天上午,同学们来到宁波博物馆和宁波海洋世界,了解这座滨海城市的发展历史,感受独特的海洋文化,了解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鼎盛时期的重要地位。 在宁波海洋世界,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海洋世界的别样风光。趣味盎然的海洋世界、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俨然成了行走的课堂。 “快来呀,海洋剧场里正在进行海狮演出!”激情的空中跳跃,绚丽的水中翻腾,两只肥嘟嘟的海狮完美地完成了一系列表演,瞬间俘虏了孩子们的心,他们神情专注、掌声不断,为精彩绝伦的表演喝彩。 下午,孩子们来到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报史馆。宁波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作为“海丝文化之乡”,报刊起步也很早。“宁波最早的报刊是1854年创刊的《中外新报》,宁波还诞生过很多红色刊物”“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每一份报纸,每一篇报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报史馆内,听着志愿者的讲解,孩子们边走边看,通过展板、实物、多媒体等形式,触摸宁波报业发展的厚重历史,感受新闻记者的职业情怀、高尚情操。 此外,孩子们还在报史馆的互动拍摄区争相体验,大家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楼为背景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第一次走出新疆来到宁波的维吾尔族女孩木尼热·阿布都热合曼高兴地说:“我也上头条啦!” 参观完报史馆后,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的赵盛龙教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海洋科普讲座。赵盛龙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现场,他用儿童听得懂的语言,和孩子们讲一讲“鱼类的那些事”。孩子们认真聆听,摘抄笔记。 当天晚上,孩子们还在夜色中探访宁波三江口,感受宁波城市夜景之繁华,了解海运文化。 B 了解宁波海洋文化 库车孩子第一次看见大海 在研学行程中,学生们来到了位于宁波北仑的万人沙滩,蓝天白云之下,孩子们在沙滩上肆意玩海。来自库车第七小学的艾克桑·阿不都外力满脸喜悦地说:“在我们新疆,把湖泊称作‘海子’,就是对大海的向往,我从小就很想看大海,这个夏天,我终于如愿了。” 学生们奔赴宁波梅山,走进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了解海洋知识;参观宁波舟山港,感受东方大港的魅力。 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包含“家国海洋”“科创海洋”“生态海洋”“人文海洋”四大主题板块,应用VR、AR、3D等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环境,拥有人工智能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标本等特色展陈内容,看着各种先进的科研仪器,同学们眼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在VR体验的课堂上,同学们带上了VR眼镜,以第一视角探寻南极,冰山、海豹等在眼前一一浮现。当看到海鸥从远处飞来停在身边的栏杆上,企鹅在近处悠闲地躺着,同学们无不惊叹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随后的活动中,同学们先后走进海洋生态实验室、滨海生态馆、海洋精灵馆,近距离地观察珊瑚、水母、海参等各种形态的海洋生物。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用海水、海草、小鱼、沙粒等简单的材料,在玻璃罐里制作了一个小小的海洋世界。 此外,在宁波海丝国际交流中心、东吴老街海丝文化馆、天童寺、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地,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宁波海港历史和文明。 C 神秘的新疆库车之旅 宁波学生领略古丝绸之路的魅力 宁波“海丝之旅”结束后,8月13日开始,19位宁波本地的学生跟随库车的孩子一起前往新疆,领略古丝绸之路的魅力。独库公路、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千佛洞、龟兹生态园、库车大馕城……在库车的行程,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过了暑假,就要升入五年级的库车市第十小学学生张辰昊是个“小历史迷”,和宁波小学生一起参观库车林基路烈士纪念馆、龟兹博物馆、龟兹小巷等地,他成了同学们身边的小导游。他说:“读历史书是我最大的爱好,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解了更多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 宁波的小学生们,还事先准备了许多关于库车的研学资料,一边游历一边学习。回顾旅程,宁波市余姚东风小学的学生蒋思懿说:“这里与宁波风景不同、饮食不同,库车的大馕很特别,亲手做馕和烤馕,听歌里唱着‘太阳般的馕、月亮般的馕……’原来馕有这么多的意义。” 宁波象山县第三小学学生王鑫磊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让库车市第七小学学生艾克桑·阿不都外力帮自己为家人购买一些大馕、杏干、核桃等库车市的土特产,热情的艾克桑·阿不都外力用自己的零花钱付了款,两人不断谦让着。几天的研学时间,王鑫磊写了满满几大页研学日记,记录下了大家一起吃饭、游览神秘大峡谷、做游戏的美好时光。分别之际,王鑫磊希望艾克桑能和自己常联系,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从东海之滨来到天山脚下的库车,西域浓郁的文化色彩,地域气候环境的巨大差异,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切身感受让走出校园的学生们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认知能力。这一路的成长和收获是绵延不断的,知识的丰富和意识的改变,让学生们心胸更加开阔,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了解祖国的山水文化,进一步加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宁波市余姚东风小学朱珠老师说。 今年以来,宁波援疆指挥部组织开展了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活动,全面深化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7月中旬开始的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之浙江宁波——库车文化研学夏令营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两地青少年彼此间的了解与认识,增进了年轻一代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