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20日,“满天星”训练营开营。 |
 |
暑期训练。 |
8月21日上午8:30,绿茵场上一声哨响,一群足球小将迅速集合,开启新一天的足球训练。一周六天,每天训练2.5个小时,这就是鄞州区江东实验小学足球小将们的暑假生活。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宋菁 A 一个暑假练下来 他说“控球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浙青赛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浙江省赛区)男子小学年龄段总决赛中,该校以4:2战胜对手,勇夺男子U11组冠军。邢银波获得最佳教练,邢懿轩获最佳射手奖项,柳雨桐获最佳门将奖项,刘俊鑫获最佳球员奖项。 每一座奖杯、每一张奖状都凝聚了足球健儿们的汗水。训练期间,夏日炎炎酷热难当,孩子们克服天气影响,在绿茵场上奋力奔跑,没有一个喊苦喊累。跑、跳、传球、带球……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他们用汗水浇灌心中的足球梦想。 进球了,他们会热烈地欢呼,会模仿自己喜欢的球星做出庆祝动作;丢球了,他们也有短暂的沮丧,但随后又全情投入到训练中。 据江东实验小学体育老师、足球队负责人邢银波介绍,今年暑假共有80名学生参加足球训练,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训练项目。高年级段的足球小将们通过训练提高练技战术,已经参加过四场比赛;低年级段的小球员也在不断锤炼球技,加强运控、传控能力,快速成长。 刘俊鑫是球队里的前锋,球场上,他不时带球突破防线、争取射门得分,他的速度和敏捷性让他在比赛时游刃有余。“我能评上最佳球员,要感谢邢老师,我以前踢球只会靠身体和速度,现在邢老师每天耐心地磨练我的基本功,尤其是非惯用脚的使用,一个暑假下来,控球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刘俊鑫说。 B 去年暑假刚补过草 今年暑假又把草“练没了” 记者发现,足球场上部分草坪已经被这群孩子们踢秃了,显露出土黄色的泥地,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训练激情。教练褚兼丞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学校刚补过草,但我们训练多,草就练没了。” 三年级的小球员林晋平手上贴着一块纱布,他轻描淡写地说:“昨天踢球时摔了一跤,这没什么,踢球带给我快乐和勇敢。” 小球员们开心训练,家长们在场边津津有味地观看。在陈可凡爸爸看来,虽然球场条件没那么好,会给技术训练造成一点困难,但也练就了孩子们的应变能力,“这不就是足球精神吗?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孩子们知道不是做什么都很轻松的,要努力才会有收获。” 值得高兴的是,学校全新的体艺馆已经建成,体艺馆楼顶的人造足球场也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该校党支部书记张瑶华表示:“随着体艺馆的建成,孩子们将会享受到更好的训练场地,随着校园足球底蕴的深厚,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足球。” C “满天星”训练营开营 共有62名小球员入选 近年来,鄞州区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建设,建立成熟的体教融合机制,通过多项举措,培育推广“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模式,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足球梦想。目前,鄞州区有七成中小学为区级校园足球布点学校,三成为省级以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2年,鄞州区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8月20日,鄞州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在钟公庙中学(男子组)与钟公庙中心小学(女子组)如期开营。通过区赛选拔与推荐,今年共有62名小球员入选,接下来将进行高质量的理论学习,科学化的实战训练,为期五天。 鄞州区校园足球总指导姚震表示:“希望通过训练营的建设,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的各项工作,不断壮大校园足球运动的规模,培养输送一批优秀足球后备人才,为提升国民素质、推动足球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