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家长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萌新宝宝初入园 家长该准备些什么?

    “孩子如果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老师要管这么多孩子,能照顾好我的孩子吗?”……一想到自己的孩子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即将迈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忧的是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喜欢上幼儿园,能否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特别是家中的祖辈,心中更是不舍,担心孩子上幼儿园是否会哭闹。

    萌娃初入园、入托,或多或少都会有“分离焦虑”,这是正常且普遍的现象。那么,这个暑假,家长可以做哪些准备,帮助孩子顺利入园、入托呢?本报邀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前来支招,来看看她们的建议吧!

    ——编者按

    这“四件小事”,暑假里可以做起来了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姜姝男

    初入园的小朋友面临一定的心理挑战和能力挑战,因为孩子要忍受与父母(祖辈)长达七八个小时的分离;要受到幼儿园日常作息和各种规则的约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性而为;要在幼儿园里尝试自己做许多事,不能事事依赖老师……为了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适应期,这个暑假,笔者建议家长不妨做一做“四件小事”。

    心理准备

    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玩玩模拟游戏

    和孩子一起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园里有谁,有哪些好玩的,玩玩感兴趣的玩具,参加老师组织的亲子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消除孩子对幼儿园、对老师和同伴的陌生感。

    和孩子一起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角色游戏。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一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角色游戏,通过扮演“老师”和“小朋友”,模拟孩子上幼儿园的情景。例如,上学见到老师问早问好,放学和老师告别说再见,点名说“到”等,在模拟游戏中让孩子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从心理上接受“我要上幼儿园”这件事。

    能力准备

    提前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安排

    和孩子一起给老师打电话,邀请老师来家访。利用这次家访,让孩子了解幼儿园集体生活与家里生活有哪些不同。例如,和老师聊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是怎样的?孩子入园要具备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利用暑假巩固孩子独立进餐、喝水、如厕、入睡等能力。

    帮助孩子认一认自己的学号或标志,方便入园后准确辨认自己的水杯、毛巾、座位、床铺等,减少孩子因为消极等待、无所适从而产生的焦虑。

    物质准备

    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幼儿园的物品

    首先,和孩子一起讨论上幼儿园应该带些什么?为什么要带这些物品?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采购计划,挑选孩子喜欢的物品,例如,小书包、吸汗巾、小短裤等。最后,和孩子一起整理这些物品并一一放入小书包。通过这样的仪式感,让孩子对“我要上幼儿园”这件事产生期待。

    衔接准备

    和孩子一起把幼儿园的趣事记下来

    给孩子准备一个可以画画的记录本。孩子入园回来,爸爸妈妈可以问一问孩子上幼儿园是什么感受?和之前想的是不是一样?玩了哪些有趣的玩具?和谁一起玩游戏?先让孩子说一说、画一画,再和孩子一起把幼儿园发生的有趣事情记录下来。接下来,和孩子一起为明天上幼儿园可以做哪些有趣的游戏?想和谁一起玩?做个简单的计划。这样一段时间后,这个记录本就变成了孩子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

    上述四件事通过观察、游戏、讨论、制定计划、回顾反馈等多种方式,强化了“我要上幼儿园”的行为,帮助孩子从心理上、能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引发孩子积极的思维,为9月份顺利入园打下基础。

    每个孩子性格特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适应环境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孩子入园焦虑也会呈现不同的表现,爸爸妈妈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多跟老师沟通,通过家园配合共同努力,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告诉孩子这三句话,有助于快速适应入园

    □江北区中心幼儿园 刘睿

    小朋友从“家庭”迈向“幼儿园”,家长除了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更需要的是帮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建设。笔者提供三个小妙招供参考。

    妙招一 提前熟悉,萌生期待

    提前与孩子一起熟悉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生活。

    1.实地参观。

    您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实地参观,体验里面有趣好玩的设施,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笔者所在的江北区中心幼儿园除了暑期教师家访,每年还会在开学前组织小班宝宝参加“入园体验日”活动,让他们实地了解幼儿园、萌发对老师的信赖和亲近之情。

    2. 浏览公众号。

    您还可以浏览幼儿园的公众号,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话题,了解园内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宝贝的入园兴趣。

    3. 同伴交流。

    鼓励孩子与同小区已经上幼儿园的邻居小伙伴进行交流,一方面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另一方面从同伴口中了解幼儿园有趣的事情,会对幼儿园产生更多的期待。

    4.绘本共情。

    建议您与宝贝亲子共读《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妈妈一定来接你》《我想和你交朋友》等绘本,还可以根据绘本中的情节与宝宝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情绪上帮助宝贝接纳幼儿园生活。

    妙招二 习惯培养,建立自信

    在入园前期,您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1.规律作息。

    您可以与孩子一起根据幼儿园日常作息进行规划,养成午睡习惯,慢慢向幼儿园时间过渡。

    2.自我服务。

    在家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吃饭、喝水、穿衣、如厕、整理玩具等习惯,当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独立地在幼儿园做很多事情,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他们入园之后的焦虑和压力。

    3. 勇于表达。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事要及时、大胆地告诉老师,如“我想喝水”“我想上厕所”“我身体不舒服”等,清晰明了的表达能够有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需求。

    4.友好相处。

    告诉孩子三句有魔法的话:“你好”“谢谢”“对不起”。懂得分享、排队等社交规则会让宝贝更快交到新朋友。

    妙招三 家园联手,助力成长

    缓解“分离焦虑”需要家园互动、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找到安全感与归属感。

    1.建立信任。

    请相信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和孩子的适应能力,您的信任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而老师们也一定会像您一样把宝贝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照料。

    2.克服焦虑。

    您的担心和不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加剧他们的焦虑,而这种情绪也会让原本就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更加抗拒上幼儿园。

    3.正面引导。

    孩子主动爱上幼儿园离不开老师在前方的引导鼓励,更离不开您在身旁的协助支持。在这个“特殊时期”,请不要批评或否定孩子的分离焦虑,多多给予孩子语言及情绪上的积极安抚,告诉孩子:你表现得很棒,老师很喜欢你。

    4.持之以恒。

    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最为关键,在这个关键期,建议您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让孩子感觉和爸爸妈妈分离的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每天坚持送孩子入园,才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平稳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