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左到右依次为杨蓥、曹淑飞、李凌云、谢鑫耀和李宇五位老师。记者 张培坚 摄 |
8月18日晚上播出的《班主任茶座》,嘉宾老师们一落座便分享了一份面向新初一家长的调查问卷。被问及“孩子将上新初一,家长最关心什么问题”时,有66.19%的调查者担心孩子作业做得太晚,影响睡眠,高居“担忧榜”榜首;65.52%的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初中的学习节奏,62.53%家长认为孩子正值叛逆期,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还有不少家长担心自己辅导不了孩子升入初中后的作业、孩子能否适应新老师等问题。 面对这些困惑,老师们给予了详尽的解答。当天的“茶座”热度很高,观看人数超30万人次,互动区里也出现了很多“受益匪浅”“作为家长收获很多”的留言。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A 家长有担忧?可以提前和学校“亲密接触” 即将步入一个新的环境,学生和家长难免会感到些许担忧。李凌云表示,提前认识和熟悉新学校不失为一个缓解新生焦虑的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学校公众号,对学校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校园,实地‘考察’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如果身边有学长学姐,也可以主动请教他们。这样等到正式开学的时候,你就能更快适应初中生活了。” 曹淑飞老师在一旁连连点头,李老师的提议让她想起了曾经班上的一个女孩。“在小升初的暑假,那个女生经常跑到她姨妈家咨询,因为她表哥刚刚毕业,是她的学长,也是我的学生。”曹老师说,她表哥向她介绍了学校课程,交流校园趣事,还告诉她每个老师都很棒。于是,那个女生怀揣着对初中生活的期待入学,后来主动亲近老师,很快适应了初中的学习。 除了对学校进行大致了解,老师们认为,在最后十余天时间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慢慢调整生物钟,以适应初中作息时间;准备好学习用具,翻阅初一的必读书目;利用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平台、之江汇教育平台等免费资源做书本预习,以实际行动破除迷茫。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小升初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够确定远大志向和抱负,但不能阻止孩子畅想未来,哪怕那些想法是天马行空的。“暑假期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畅想初中学习生涯的美好蓝图,包括希望有怎样的初中校园生活,学习目标是什么,希望爸爸妈妈提供哪些帮助等。在远大理想的指引下,他们能够探索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曹老师说。 B 与新老师、同学处理好关系,是适应新环境的第一步 进入初中后,如何让自己在老师们心中留下印象,在最短时间找到好朋友,是大部分孩子内心最渴望的事情。如果是性格“慢热”的孩子,这时就很需要家长的宽慰,帮助孩子消化负面情绪,交到新朋友。 谢鑫耀建议,如果孩子遇到师生关系问题,哪怕确实是这个老师做得不够好,作为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 “以我多年班主任的经验来看,家长、班主任都需要扮演一个促进师生关系的角色。当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试着和老师真诚沟通,给彼此一个了解的机会。师生关系好起来了,成绩的进步就相对容易一些了。”谢鑫耀表示。 那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家校关系呢?李凌云现身说法,聊了他女儿的故事。“今年,女儿在学校评选团员时,因为名额有限,最终没能评上,女儿有些沮丧。我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得知女儿在校表现都不错,但平时过多关注于学习,而忽略了参与学校活动。找到了问题所在后,我就和女儿交流谈心,最终女儿也理解了学校和老师的决定,以后参加学校活动也更积极了。”李凌云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要尽量理解、配合、支持学校的工作,保持良好的家校关系,也能让孩子获得更健康的成长。 李宇肯定了几位老师的观点,她表示,面对新的环境,孩子与家长朋友们需要与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处理好关系。在安全、信任的关系氛围中,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入脑、入心。“家长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粘合作用,把孩子与学校、与老师、与同学紧紧联系到了一起。家长要帮助孩子构建起牢靠的人际关系网,这在心理学上叫‘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孩子应对风风雨雨,哪怕是惊涛骇浪。” C 成长是一次长跑,家长们要保持好心态 学习上的落差感,是新初一同学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小学时成绩稳定的孩子,在初中可能会出现掉队情况。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成就感可以用来冲抵落差感,家长的处理方式很重要。”谢鑫耀说,有些孩子上了初中后,因为种种不适应,在各学科小测验中得不到满意成绩,慢慢产生一种不自信的挫败感,而此时家长也心急如焚,以批评否定为主,把焦虑传导给了孩子。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的自我定位开始变化,甚至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对未来发展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但如果家长不轻易否定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寻找方法,给予帮助,慢慢积累信心,让点滴的成就感成为前行的内驱力,最终会有更大的成长。“孩子的成绩不是看一朝一夕,人生是一场长跑,我们一定要相信积累和坚持的价值,也要相信家长加油助威的力量。”谢鑫耀说。 关于如何应对“落差”这个问题,几位老师在学科学习方面,也给予了一些可行的方法指导。 在文科的学习上,当初一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要做好文科的知识准备,初二时需要在思维能力上有明显的提升,初三阶段则更加注重综合应用;在理科学习上,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从进入初中开始,孩子就要慢慢形成时间规划、专心致志、勤于思考、勤于动手、规范解题、及时纠错、善于讨论、归纳总结这八大习惯,培养初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