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9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获赠施一公亲笔签名书
孩子们收获满满

施一公和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合影。 记者 张培坚 摄
施一公向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赠送签名书籍《自我突围》。记者 张培坚 摄

    获赠施一公亲笔签名书

    孩子们收获满满

    9月1日,宁波市开学第一课暨“院士开讲啦”首期讲座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来宁波开讲,为中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科学 思辨 担当”的精彩分享。

    来自海曙外国语学校、鄞州新蓝青学校、鄞州区宋诏桥小学等学校的5位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得到了宝贵的到现场聆听讲座的机会。“能和大科学家面对面,我太激动了!”鄞州区宋诏桥小学604班学生邓书昕说,在去听讲前,她查阅了很多资料,提前做了很多功课。

    讲座结束后,看到可爱的小记者,施一公院士亲切地和他们交流,还当场给孩子们赠送签名书籍《自我突围》,并合影留念。拿着这本签名书,喜悦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

    鄞州新蓝青学校306班学生上官玺诺,平时就喜欢读生命科学类的书籍,施一公院士的讲课让他看到了更神奇的科学世界,听课的笔记也记得满满当当,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兴高采烈地和爸爸妈妈讨论着讲座上的内容。

    这堂宝贵的“开学第一课”,让小记者们获益匪浅,他们第一时间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悟,记录下这难得的经历。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604班 邓书昕

    小记者证号2331797

    指导老师:张静微

    开学第一天,我有幸去现场听了施一公校长的讲座。

    施一公校长没有像我想的那样严肃地直奔主题。他居然没有一点架子,微笑着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凡人,他也怕在台上讲错话,被人笑话。大家都笑了起来,顿时,现场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科学、思辨、担当,是这场讲座的主题,也是施一公校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他说,爱国是做人的基本。施一公校长的事迹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他在美国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但一有回国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施一公校长的事迹让我明白,只有人人都爱国,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前有钱学森等海外归来的英才,现有施一公校长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归国效力,让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好。

    好学与思辨是成才的关键,正是施一公校长的好学与思辨,才有他现在的成就。

    施一公校长说自己是一个凡人。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凡人”,他有情有义,不忘初心,有胆有识,志存高远,他高贵的品格使他成就了不平凡的事迹。

    不要放弃

    鄞州区堇山小学413班 周子佑

    小记者证号:2319752

    指导老师:杨美玲

    以前,每次听“开学第一课”,我都是坐在电视机前。但今年却有些不一样!我们宁波邀请施一公院士来给同学们讲课,而我有幸亲临现场,与施一公院士面对面,听他讲课。这让我感到非常激动、非常光荣!

    “太阳系已经存在了45亿年”“如果把宇宙等比缩略的话,恐龙在地球上相当于出现了8小时,而人类文明呢,只有一秒钟”……施一公从宇宙科学讲到人类文明,从航海时代讲到生命科学,虽然现场在座的大多是高中生,但他幽默风趣的表达让我这个小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他鼓励我们懂世界,立大志,要做个勇敢、善良、有担当的好少年。他还说,中国要走到世界的中心,需要一批这样的好少年。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就是“不要放弃”这四个字。

    短短一个小时的讲座,让我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我们收到了施一公院士亲笔签名的著作,还与他合影留念。

    这一天的收获满满,我要牢记施院士的谆谆教导,在学习上敢怀疑、不怕输,下定决心去做的事就“不要放弃”!

    勇做摘星人

    鄞州区学士小学504班 康熙媛

    小记者证号:2320286

    指导教师:杨始萌

    开学第一天,我有幸作为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中的一员,参加了“开学第一课”现场听课。听说此次上课的是一名院士,我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院士,这个字眼在我们学校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学校开发的社区课程《走近身边的院士》。那时候的院士,是书本里的文字,是视频中的影像,是院士公园的雕像,是口口相传的故事……院士,在我心中是崇高的、伟大的,甚至是遥不可及的“星星”。

    开讲前,我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真想迫不及待地见到他。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一位精神矍铄的伯伯步履轻盈地走上讲台,原来他就是施一公院士。

    施院士以“科学 思辨 担当”为主题,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他从宇宙的历史讲起,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有趣的比喻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讲得引人入胜,展示了科学的魅力。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施院士勉励我们首先要爱国,爱国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还要好学、会思辨、有担当。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现场交流环节。施院士说:“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做科学家,只要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并坚持下去,必定能在你所在的领域有所成就!”我想这既是施院士对我们的勉励,也是指引我好好学习的动力。学贵“坚持”,只要勇于探索、坚持到底,我也一定能摘到属于我自己的那颗“星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