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振华近照 |
 |
谢振华在高塘学校时的资料照片 |
 |
谢振华在做课题汇报 |
今年,是谢振华离开象山县高塘学校的第三个年头。曾经,“海岛教师谢振华”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两年前,他离开了坚守25年的海岛学校,来到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教育集团政实校区,开始了新的耕耘。 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谢振华第一反应是谢绝,“我有什么好采访的?我是特别简单的一个人。以前在海岛服务,现在在这里继续服务,没了。”但记者在与谢振华面对面畅聊的两个小时里,听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坚守海岛25年 离开时,他对着一堵墙默默无言 从1996年来到高塘,到2021年离开,谢振华把25年最青春、最炽热的年华留在了这片土地。他对高塘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 谢振华清晰地记得,2021年8月2日,是他离开这所学校的前一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他一个人绕着学校走了好多圈,学校的每一处场景都能让他联想到许多事,“高塘学校,几乎年年都在做工程,一共造了4幢楼来提升学校的硬件条件,让师生有更舒适和实用的场所,支撑他们的学习生活。” 拔地而起的新教学楼、翻新过的操场、购置的多媒体设备……谢振华看着这些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新气象”,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最后,他站在了一堵墙前,默默发呆。 那是学校实现“校园全封闭”的最后一堵墙。“刚开始,学校和外界有好几个地方是连通的,我心里一直很不踏实。为了砌这堵墙,我和村民吵过、闹过,砌墙时,村民也扛着农具来阻止过。不过,最终还是砌上了。自此,学生的在校安全才真正得到了保障。”谢振华回想道。 谢振华在高塘学校,创造了令人惊艳的成绩。 高塘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除了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外,谢振华还“抓”教学质量。以前的海岛,生源流失特别严重。但把孩子送到外面读书,对当地的岛民而言是不小的负担。这一境况后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根本原因在于该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全县的认可:2011年,谢振华担任校长后,该校几乎每年的中考成绩都排名全县乡村学校前列,2014年更是排到了全县第四。 高塘学校成了当地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家长很愿意让孩子留在高塘上初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了遏制,这对谢振华来说是最大的肯定。“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更好、更幸福的人生,而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所以,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一定要竭尽全力,让海岛不输于城区。别人可以的,我们也可以。” 在高塘25年,谢振华早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师生都当作自己的家人。离开时,他跟很多老师聊过,拜托大家继续办好学校,教好孩子。没有人看得出他有多么舍不得,也没人知道他哭过。 在新学校亲力亲为 现在的他更懂得如何爱孩子 2021年8月,谢振华来到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政实校区担任执行校长。那时,学校还是初建阶段,谢振华“盯”着校舍一点一点造起来。绿化要改些什么,地面上要留些什么,种植区要设计些什么……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他又融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比如这条路,原有的设计是一条几米宽的笔直柏油路。我和当时的集团校长孙忠心一起,把它改成了一条弯曲的石板路,校园的人文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谢振华说,这里和海岛的硬件基础完全不同,本身的规划就不错了,但他还是想多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 从2021年到今年的三个暑假,谢振华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第一年“盯”建造,第二年筹备开学。今年暑假,他又被任命为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丹南校区的校长,每天奔波在两个校区,愈发忙碌。 他笑着说,刚来的时候,他办了一张两年的游泳卡,想着以后抽空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今年10月份,游泳卡要过期了,他说自己有将近一年半没去游泳了。“每天都想去游泳,每天都抽不出时间。” 从海岛学校到城区学校,教学环境在改变,谢振华爱孩子的心从未变过。“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他在海岛时的愿望,直到今天,依然是他秉持的理念。只不过,近些年来,他进行了更多的思考,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更为清晰。 “回看以前的自己,很多做法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形成体系,总想着组织更多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发挥所长。”谢振华说,现在他想把“养正求实,激扬禀赋”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融入到课程,让学校的教育更加成体系化。“让孩子走到正中央,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他接下来要致力完成的事。 曾经的搭档和学生又来到身边 他坦言“做老师太幸福了” 谢振华说,他今年遇到了两件特开心的事。 一是曾经的伙伴来到了身边。“谢校,我又可以跟着你干了!”王刚毅是谢振华的老同事,在海岛奋斗了十几年。今年接到调令,要到丹城第五小学政实校区,也就是谢振华所在的学校任职了。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谢振华。 “家人又回到身边了。”谢振华得知老伙计要来,也开心地大笑,“又可以并肩作战了!” 二是学生的孩子即将来就读。在一次幼小衔接的活动中,新一年级的家长进入校园参观。那天,谢振华偶遇了20多年前的学生。学生成了家长,换了一种身份,又回到了他的生活圈。 “学生的小孩相当于是我的‘孙子辈’,这么一想,我好像是有点老了。”谢振华笑着说,一直耕耘在教育一线,总感觉自己精力充沛,但看着学生成家立业,下一代也进入了校园,才感觉自己有些“上年纪”了,“当老师是真幸福,有那么多人惦记。以后,争取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