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幸福的一家三口。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2004年5月,正值江北区孔浦中学的新教师报到日,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在去报到的校门口遇见了。两人都是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应届生,内心满怀着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今年,刚好是他们从教的第20年。这对教师夫妻档,深耕在教育一线、携手共度了16年。 姜建波,江北区实验中学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数学教师,是老师们公认的学校教师带头人、学生引路人;郎敏,江北区甬江实验学校初中英语教师,一心扎根教学一线。 “知识点是教不完的,要教会学生的是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即使你离开了学校进入社会,依然一辈子受用。”姜建波说。 在这个话题上,姜建波和郎敏两人的教育理念一致,都认为培养一个学生不仅看成绩,更应注重育人、品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平时,两人也会就班级管理、育人理念进行交流探讨,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郎敏2004年到2022年一直在孔浦中学从教,2022年9月调入江北区甬江实验学校,目前教初二两个班级的英语。 每天早晨7点左右,郎敏就到达学校照看学生早读;晚上往往8点以后才下班,虽然有时并没有她的排班,但只要学生有需要,她就经常留下辅导学生。 郎敏在教学中也有自己的特色,她常常把英语教学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她认为,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的45分钟里发生,还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学校教育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初中生正处青春期,沟通很重要,同时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做老师就是要发现并做到因材施教。”郎敏说,哪怕不是班主任,也需要关心关爱班里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育人。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孩子,姜建波和郎敏都秉持相同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女儿,目前也在江北区实验中学就读初三,品学兼优,初二的暑假已顺利成为效实中学东部校区“科学大讲堂”学员。 两人都是教师,会自己给女儿补课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女儿的教育上,他们更关注孩子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具体每一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夫妻俩鼓励女儿通过网易公开课等媒体网络课程自学未知领域的知识,支持女儿的兴趣爱好,引导女儿处理好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为副校长、教务主任,姜建波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家庭事务的打理上,妻子郎敏付出得更多一些。说起这件事,郎敏笑着说,两人确实都很热爱教育,她也非常理解丈夫的教育情怀。 他们也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每到周末闲暇时光,姜建波会陪着女儿在咖啡店、图书馆等地方,女儿做作业,他就在一旁备课。 假期闲暇时间,一家三口喜欢自驾外出旅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到一处,都会拍照片和视频记录,发发朋友圈进行分享。照片里,一家三口依偎在一起,笑意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