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街头的快递小哥。 记者 张培坚 摄 |
近日,一篇《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的长文在网上刷屏,引发广泛热议。我们不难发现,之前也有不少关于外卖小哥生存现状的讨论,为什么这一篇长文如此触动人心? 细看长文,作者是临沂大学文学院教师邢斌,他当了一个月外卖小哥,送了2000多单,接触了几百个商家,敲响了2000多扇房门,平均每天骑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层楼,实际参与了外卖员的生活。他还遇到了不熟悉手机软件、超时而减少酬劳等困难,体会到了工作的无奈和辛酸。然而,他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砺,逐渐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骑手。 笔者也是教师,经常在想,教育是为了什么?要教给孩子什么?邢斌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在教学中是脱节的,这几年来有所改变。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调查研究”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如果我们能沉下心来,从书本到生活再到讲台,远比从书本到书本,来得更深刻一些。 接下来,我和大家聊聊这个打通书本与实践的重要路径:调查研究。 主讲人 宁波市惠贞书院 王港阳 资料整理:王钟轩昂 调查研究应扎根大众的生活 毛主席曾形象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研究则是指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调查”才有“研究”。所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2022年的一则新闻报道中,指出在上海骑手送外卖每天能赚1000多元。另一篇报道又说,北京人社局的一位副处长,亲身体验当外卖骑手,送餐12小时赚了41元。那么,究竟哪个是真的呢?经过一段时间体验,邢斌老师认为后者的数据更为真实。在经历身份的变化后,他体验到身份的变化导致的心态变化,深刻认识到了外卖行业中的问题,然后写出了这篇调查研究文章。 为什么从前民众如此相信专家,而现在网络流行语“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走红?教授们、专家们研究的是理论的绝对值,而不是亲身实践,很难真正理解和体察到底层人民的真实需求和想法。邢斌在自己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去年冬天在临沂亲身体验当外卖骑手的经历,“我送了许多订单,接触了许多商家,敲响了一家家的房门”。最可贵的是他的调查研究扎根生活,不是简单的数据,而是亲自体验了底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外卖骑手的体验,切实关注社会问题。 调查研究应当为普通人发声 作为一名文学院的老师,邢斌可能并不擅长社会学、经济学的调查方法,文章也许不够学术,但网友们纷纷为“跑外卖的大学教授”点赞,称赞他为“最懂基层的知识分子”。 他通过亲身体验,从而指出外卖员一方面受到肉体压榨,一日要骑行上百公里,要走几万步路,外卖员又受到外卖公司精密的数据分析压榨,使他们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由此可见,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要关注真实。 “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如果对生活没有切肤之痛的话,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飘的。”邢斌说,自己更加理解了外卖员,知道他们挣钱有多么辛苦,对他们多一些共情,现在收到外卖员打来的电话,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接听,“因为我知道他们可能是边骑车边打电话,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底层人生活在底层的信息茧房,知识分子生活在知识分子的信息茧房”,想要打破互不相通的信息茧房,是他身为知识分子的自觉。邢斌看见“附近的人”,关注外卖员处境,体现了对他人命运的关切。人们热爱这样的学者,也希望拥有更多这样的学者,为普通人发声。 调查研究 可成为青年人的追求 捧着书本的青年学子是否拥有改变社会的力量?在人们的印象中,过去的读书人大多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形象,但当代的青年学子不仅要埋首书案、潜心学习,更要走上街头巷尾,关心身边的大事小事。 青年人要留心生活。我们青年学生虽然还没有正式走上社会,但可以保持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凭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和新时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有意识地参与一些社会议题的讨论,即便解决的是极为微小的问题,也是相当有意义的。 青年人要深入实践。如果仅仅纸上谈兵,很容易会与事实差之千里,造成严重的偏差。《街角社会》是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作者怀特为了了解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自己直接住进贫民区,进行参与式的观察和研究,促成了美国社会主流群体对边缘群体的理解。邢斌老师也是前后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体验、去调查,总共骑行了数千公里,敲了数千家的门,所以他的文章能够给社会很大的启示。 毛主席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据、实践,才能获得更真实的结论。现在,我们再提“调查研究”,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邢斌以高校教师的身份,去体验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提高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敏感度,用最真实的体验与记录,真真切切地为劳动者发声,完成了一次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是值得青年人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