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宫课堂”第四课昨开讲

宁波中学生首次 “天地连线”航天员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带大家走进新教室——梦天实验舱,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作为全国五所地面课堂直播互动学校之一,与航天员展开了一场“天地对话”。这也是宁波中学生首次参与“天宫课堂”。

    “太空课堂”新教室上线

    三位“太空教师”先带大家参观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工作环境,大家认识了高精度时频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等,大饱眼福。

    参观完新教室后,就是激动人心的太空实验环节了。“大家看到的蓝色火焰就是燃烧温度低的表现。”航天员开始了第一个实验——球形火焰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原理。同学们从中了解到,蜡烛在空间站燃烧的火焰都近似球形,同时蜡烛燃烧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更低,因此呈现蓝色。

    随后,航天员在太空用水球开始了一场趣味十足的“乒乓球友谊赛”,还有动量守恒实验、又见陀螺实验等“神奇”实验轮番上演,让人大开眼界。

    实验课后就是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在空间站看到的太阳与地球有何不同?”听到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的学生提问后,宇航员笑着说:“谢谢你,这位同学,你很富有想象力,问题也很有意思。在空间站里,因为我们站得比较高,所以看到的地球确实是圆的,而且比在飞机上看到的更加辽阔、更加壮观。在空间站里,可以说是,我不敢也不能直接去看太阳。因为没有了大气层的遮挡,阳光变得特别耀眼,特别强烈,比在地面上强烈得多。我们在出舱活动时,必须要做好防护,防止眼睛被灼伤。我们在空间站看日出日落,一天能看到16次呢!”

    宁波120名学生参加地面课堂

    本次授课活动分别在北京、内蒙古阿拉善盟、陕西延安、安徽桐城及浙江宁波设置了5个地面课堂,约280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现场活动,其中宁波有120名学生代表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到了分别的时刻,三位航天员依次寄语——

    “同学们,目前,我们中国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而且已经进入应用与发展期阶段,这是中国航天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梦想是指引人生前进的灯塔,也是我们持续奋斗的动力。同学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期待大家在新时代的人生舞台中大放异彩。”

    “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塑造求真、创新的品格,中国空间站,欢迎大家来出差!”

    趣味十足的“天宫课堂”也让同学们收获满满。热爱科学的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学生陈子涵说:“我曾经也思考过火焰在太空中会呈现出怎么样的形态,看了今天的实验,我对于火在太空中的形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堂课更加激发了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