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玮和胡珈铭(右)领奖后合影。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桂盼)“比赛的意义,不止是一张奖状,更多的是这个过程带来的成长。”9月19日,载誉而归的胡珈铭、戴玮两位同学提起刚刚参加的这场国赛,感慨良多。 她们都是宁波外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周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首届婴幼儿保育赛项。赛场上,在赵钰子、朱竹林两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胡珈铭和戴玮配合默契、表现优秀,最终以第5名的成绩拿下一等奖。这是宁波外事学校该专业继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字号”荣誉。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设置职业素养测评、婴幼儿保育技能实操、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三个竞赛模块。其中,职业素养测评模块注重理论知识考查,婴幼儿保育技能实操主要考查学生在婴幼儿生活照顾、安全照顾方面的能力,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分为讲故事和活动两个部分。比赛内容与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活动息息相关。 如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需要模拟一场幼儿园教学活动或生活活动,时间限定8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两位在校生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从教案设计到课堂形式呈现,每一步都需要细心打磨。备赛期间,她们跟着指导老师走进幼儿园学习“取经”,接受系统、专业的训练。 “曾经的我以为练好唱歌、跳舞、讲故事的技能,就是一个合格的幼师。但经过这次的备赛、比赛,我认识到这些技能知识只是‘敲门砖’,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与责任心,需要做更多的事情。”21学前1班学生戴玮介绍,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她不仅掌握了大量实操与试讲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心态,对幼师这个职业的价值与职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感谢学校给予宝贵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更有动力前进。”21学前2班的胡珈铭坦言,作为未来的幼师,更应该怀着对这份职业的憧憬与热情,心中有幼儿,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读懂孩子的心。同时,保教结合,帮幼儿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备赛期间,副校长陈健亲自挂帅,制定训练计划,赵钰子和朱竹林两位专业教师克服赛项种类多、赛题变化大、训练周期长等困难,带领学生精进技能。赵钰子老师点赞道:“尽管是第一次搭档,但两位参赛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面对现场突发状况,能够及时调整战术布置,做出有利于团队的决策。”本次比赛也得到了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 “接下来,宁波外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赛教融合’的理念,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助力专业提升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陈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