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班级秀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涵养文化自信 过好传统佳节

挂艾草
葛文昊(证号2313606)
赛龙舟
黄梓祺(证号2313594)

    宁海县华山小学502班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放鞭炮、端午赛龙舟、中秋节赏月……我们总能从节日习俗活动中,感受节日带来的美好。这些传统习俗在传承了几千年后,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体验,去书写,从而更好地涵养自身的文化自信。

    指导老师 王坤

    春节:放鞭炮

    周钰然(证号2313600)

    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只听见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朋友们手中的烟花,有的长,有的圆,多种多样。他们点燃手中的烟花,嗖地一下,迷人的光彩在空中绽放,每一个目睹这光彩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春节是多么美好,多么开心的节日啊!

    大年初一:拿红包 

    王景浩(证号2313596)

    过年去亲戚家拜年,长辈会给我们每一个孩子发一个红包,这也许是最快乐的事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带我和妹妹去外婆家拜年。我一看见外公外婆,就大声地献上祝福:“外公外婆,过年好!”边说边双手抱拳,弯腰做了一个拜年的姿势!外公顺手从口袋里拿出两个红包,给我和妹妹一人发了一个。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外公外婆!”

    到了晚上,外婆准备了一桌的美味佳肴,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又有的吃又有红包拿,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啊!

    龙抬头:剃头 

    王浩宇(证号2313590)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娃娃大人要剃头。”每年这个时候,爸爸总会带我去理发店剪头发。

    一进理发店,里面的人可真不少!等了很久,终于轮到我了。剃头师傅拿起剪刀咔嚓咔嚓,手起刀落,我的头发也不停地掉落。原本过长的头发在理发师的手下,好好地被修理了一番。原本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了,我整个人都焕然一新。“精神多了!”爸爸看着我的头说。

    这一天理发不管是不是真的能图个吉利,但这个习惯一直被我们家保留着。

    寒食节:念诗怀古 

    金吾心(证号2313589)

    我第一次知道寒食节是在小学课本上,韩翃的诗篇《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每当读到这首诗时,我就想起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与大臣介子推的传说故事。介子推的忠诚令我深受感动。

    清明节:捣青麻糍 

    范立言(证号2313599)

    清明前后,宁海人都要吃一种特别的食物——青麻糍。

    这一天,我们家的长辈小孩会围在一个大石臼边,拿着捣杵,将刚蒸出来的糯米粉与艾青叶一起捣,直到两者混在一起,呈现出鲜艳的青绿色才罢休。

    等麻糍被放到洒满松花粉的桌子上时,我总会紧紧地盯着第一块麻糍切出来。热乎乎的青麻糍外面裹着一层松花粉,咬一口,满齿留香。

    清明节:祭先烈 

    王梓辰(证号2313605)

    今年的清明节,学校举行绿色低碳的祭英烈活动。

    打开浏览器,搜索中华英烈网,点击纪念祭扫,一幅幅烈士的画像在我眼前浮动。庄严肃穆的哀乐响起,我在高清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鞠躬、敬献花圈,虽然都是网上的,但我的内心是虔诚的。这些烈士们,我所熟悉的就有刘胡兰、李大钊、方志敏、赵一曼等。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立夏:撞蛋 

    郑伊一(证号2313601)

    一年一度的立夏到了,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斗蛋比赛。

    我的蛋全身是青绿色的,号称“绿皮”。在第一回合比赛中,我握着绿皮和对手正面较量。只听“啪”的一声,绿皮依然完好无损地躺在我的手上。再看看对方的蛋,外壳早已裂成了蜘蛛网一般的花纹。

    就这样,我的绿皮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蛋王”的称号。

    端午节:挂艾草 

    陈垠昀(证号2313592)

    每年端午节,我家门前都要挂艾草。挂艾草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因为古人们觉得艾草的叶子形状像宝剑,挂艾草可以威慑水怪,期盼丰收。虽然我并不相信这世间有什么水怪,但还是拿着绿油油的艾草,按在门前,粘上透明的胶布,固定好这把威武的“宝剑”。

    端午节:包粽子 

    陈钇婷(证号2313608)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全家一起上阵包粽子。拿着粽子叶,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粽子叶完全不听我的“命令”,刚装进去的糯米,不是从这边漏了,就是从另一边撒了。妈妈安慰我,让我一步步按照她的示范操作。我鼓起勇气,再次小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的形状,放入糯米,合上封口,一个粽子终于完成了,虽然有点丑。

    包粽子真是有趣的端午体验!

    重阳节:敬老 

    陈裕洋(证号2313597)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想必不少人听过这首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每到这个节日,我们一家人都会驱车前往外公外婆家。这已经成为我们家里的“习俗”了。外公外婆见到我们来,总是显得异常开心。

    一家三代坐在一起,聊聊家常,成了这个节日里最幸福的事情。

    腊八节:煮粥 

    王儒瑶(证号2313588)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奶奶带我一起煮腊八粥。

    我们先把一些粗粮放到水里“洗一下澡”,再放到锅里煮,加点糖,然后耐心地等一个小时左右。等呀等,终于等到锅里飘出香味,香得我垂涎三尺。

    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煮好了。奶奶打开锅盖,香气扑鼻,厨房里满是腊八粥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舀上一碗,顾不上烫嘴,吹着气吃上一口,真是太好吃了,让我情不自禁地再来一口。

    除夕:吃年夜饭 

    俞锦橙(证号2313591)

    吃年夜饭是过除夕的重要活动之一。

    做年夜饭时,妈妈会把鱼放进锅里,加点水和葱,然后开火蒸一下。妈妈说:“这叫年年有鱼。”之后,她再把柿子切成一块块,放在盘子里,接着说:“还有‘柿柿如意’呢!”年夜饭不仅名字好听,寓意也好!一年到头,我最盼望的一顿饭就是它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