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昶祝学弟学妹学习进步。 |
 |
学弟学妹们写给王昶的信。 |
 |
10月1日,中国选手梁伟铿/王昶(前)在杭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团体决赛中。 新华社发 |
 |
王昶在原白鹤小学时的训练照片。 通讯员供图 |
10月1日晚,在杭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在先失两场的情况下,凭着不认输、不服输的韧劲儿,一分一分地拼,经历了五个多小时的鏖战,最终以3比2战胜印度队。 随着男团的夺冠,宁波运动员王昶收获了第一枚亚运会金牌。王昶表示,接下来的单项比赛,将是新的开始。 作为宁波运动员,王昶的出场一直受到宁波市民的高度关注。赛后,记者采访了他小学时候的老师,了解到了这位亚运冠军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王碧波 小学老师:他自律、自信、有主见 2007年,王昶入读宁波市李惠利小学白鹤校区(原宁波市白鹤小学)一年级。胡信红是王昶的小学体育老师。他说,王昶小时候身体素质非常好,反应灵敏,球感超过大部分同学。 原白鹤小学校羽毛球队在一年级新生中选拔队员时,教练一眼就选中了王昶,并定其为重点培训对象。 在后续训练中,王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他刻苦训练,反复练习每个动作,精益求精。而且,每次比赛后,他都能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学校教练向宁波市羽毛球队积极推荐这棵好苗子。经过测试,王昶得到了市队教练的认可,二年级下半学期就被输送到市羽毛球队训练。”胡信红说,王昶性格开朗活泼,颇受教练与队友喜欢。 难能可贵的是,王昶被输送到市队后,每年都会回母校好几趟,代表学校参加区级、市级的羽毛球比赛,对母校的感情很深。 在小学班主任陈红云印象中,王昶是个阳光自信、自律、有主见的孩子。 “比赛结束回到学校,他总会拿着课本主动找我来补课,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未因训练而耽误学业。他深知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运动的热爱,让他在学习和运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陈红云说。 刚开始的羽毛球训练比较枯燥,就是不停地进行挥拍、基本步法练习。一起学羽毛球的孩子,有的在练了几个月后就打退堂鼓了。那时候,教练每周有一半时间在当时的白鹤小学,另一半时间在镇安小学,王昶不但参加自己学校的训练,还经常去镇安小学找教练再训练。 为了保持健康和良好的骨龄,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开始控制自己的饮食。二年级时,王昶获得市级羽毛球比赛单打第一名的好成绩,陈红云对王昶说:“老师奖励你吃肯德基!”王昶却回答:“教练说过,不能吃。” “如此自律实在难得。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到他的蜕变过程,看到他如今站在亚运会的赛场上,十分自豪!”陈红云对记者说。 收到学弟学妹的信,王昶称“很感动” 此次杭州亚运会,李惠利小学有丹凤校区学子汪顺、白鹤校区学子王昶分别参加游泳和羽毛球双打比赛。为此,学校发起了“为亚运助力 与榜样同行”系列活动,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学习亚运精神,为亚运喝彩。 该校白鹤校区的孩子们纷纷给王昶写信,为他加油! “王昶哥哥,我知道这些荣誉都是你坚持训练得来的,你真厉害!以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要向你学习永不放弃的精神!” “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你打羽毛球的视频,从此,我对羽毛球有了兴趣。” “我感到很荣幸能有像您这样的学长!” “王昶哥哥,相信你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目标,身边有队友,就有动力去坚持和拼搏!” “王昶哥哥,无论成败输赢,你会带着汗水和泥土,带着眼泪与热血,在一片蓝天白云下,谱写属于自己的诗篇。” …… 学弟学妹们用稚嫩的笔触写出了榜样的力量。 10月2日下午,王昶在参加完羽毛球男子双打第一轮比赛后,接受了宁波晚报记者的采访。记者把宁波市李惠利小学白鹤校区同学们的信送到王昶手中,他当即拆开一封,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写的,“哇,写了这么多啊!我六年级的时候能不能写这么多?好像不行啊。”他笑着说。 随后,王昶对着镜头,“喊话”宁波市李惠利小学白鹤校区的孩子们:“很感动!小弟弟小妹妹们,学习进步,天天向上!开心快乐!” “这几天我们老师都在看他的比赛。希望他能放松心态,继续努力,祝愿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拿到更多金牌,为祖国争光!”胡信红跟记者说。 ■新闻多一点 王昶,出生于2001年。2007年9月,王昶入读宁波市李惠利小学白鹤校区(原宁波市白鹤小学)一年级。在小学二年级(2008年)进入宁波市队,2015年入选省队,2017年入选国家队。 2017年、2018年,王昶连续获羽毛球世青赛混合团体冠军、男子双打冠军;2021年获陕西全运会男子双打冠军;2023年获苏迪曼杯冠军。就在上月初,王昶和梁伟铿在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以2比0击败一对马来西亚组合夺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