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青春亚运“汇”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依婷回镇海中学
被同学们的热情包围了

被同学们的热情包围,忙着签名的余依婷。

    “回到学校很开心,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感觉这种热情已经不亚于我们在亚运会现场比赛的热情了。”10月6日中午,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比赛中取得3金1银的余依婷回到镇海中学,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热情的同学们一次次形成“包围圈”,希望得到余依婷的签名。

    当天上午10点多,陆陆续续有同学来到校门口。11点,余依婷挥着手走进学校,同学们或者叫着“依婷,依婷”,或者喊着“学姐,学姐”,很快,余依婷就被热情的同学包围。

    因为要举行座谈会,老师们不得不把余依婷“解救”出来,并“护送”她进入会议室。镇海区中心学校、蛟川书院、镇海中学,余依婷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长和书记们,都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还有镇海中学的部分同学。因为时间有限,三名同学得到了珍贵的互动机会。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文 张培坚/摄

    余依婷在座谈会上分享

    “体育和学习对我来说缺一不可”

    “作为和一般学生截然不同的一名中学生,我想知道依婷学姐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因为平时我们都在校园里学习,而你总是在游泳队训练。”余依婷的初中校友、高中学妹提问。

    余依婷:中学阶段,我可以说是没什么校园生活的,因为我就是集训队和体育队的生活,每天以训练为主。但是我在平时训练之外也会学习,也有学校作业,我觉得体育和学习都是我不能舍弃的东西,因为我不能只会游泳而不会学习、不会跟人沟通、不会接受采访。我觉得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想问下依婷是如何调节比赛中的紧张情绪的?”镇海中学体育队的一名学生最想知道余依婷在这方面的做法。

    余依婷:在大赛上调节情绪是最难的,要游出好的成绩也是最难的,因为你面对的对手都很强。我很高兴能在亚运会这样的赛事上游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这一次,我没有带着包袱去比赛,我只是想创造自己最好的成绩,想打败其他国家的选手,而不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我想,没有压力才是能比出最好成绩的关键。

    “我是依婷的同班同学,作为一名高三生,有时候会觉得很累。我相信依婷在有些时候也会觉得累,这个时候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这是高三(4)班华妤晨同学想要知道的。

    余依婷:我们在训练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时候是不能及时调节过来的,可能需要一周、两周甚至三周的时间才能缓过来,或者重新接受一种新的训练方式。我想在学校里也是一样的,学习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高三又是最关键的一年,但是坚持过去也就过去了,就像我们训练一样,最难的时候熬过去就好了,等到取得成绩的时候就会非常开心。

    得到回答以后,华同学还现场拿出拍立德相机,和余依婷拍了一张合影。

    “学习和体育运动是想通的,我们关注着依婷,希望依婷取得更好的成绩。依婷加油,我们也加油!”座谈会最后,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

    而走出座谈会的华同学则忍不住开心地跳了起来。她说东京奥运会以来她就一直关注着余依婷,也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位同学,余依婷能在那么小的年纪就站上奥运会舞台,并在之后的全运会、亚运会上表现得越来越出色,不能不让人佩服。“她拼搏的精神最感动人。”

    没有拿到签名的同学 吴国平校长来补上

    得知余依婷要回镇海中学,不仅镇海中学的学生,还有其他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也自发来到现场。

    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六年级的陶鑫宇,上午10点多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镇海中学校门口。“我看了亚运会比赛,依婷姐姐很厉害,知道她今天要过来,我希望能得到一个签名。”

    蛟川书院初一的郑优悠,小学和初中都与余依婷同校,而且她在小学时也是游泳队的一员,虽然因为年龄差没有和余依婷一起训练过,但这不妨碍她听到过不少学姐的“传说”,今天她也来到现场,想见一见依婷学姐。

    见面会的最后,还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当余依婷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停止签名上车离去的时候,一些没有得到签名的同学难免觉得遗憾。这时他们突然要求吴国平校长给他们签名,为满足这些学生的要求,吴校长也当仁不让:“来来来,我给你们签名。”就这样,同学们又把吴国平校长围了起来。“机会难得,校长的签名也很珍贵的。”有同学在旁边交流着。

    “我想满足一下同学们获得签名的愿望。今天的场面很热烈,很让人激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同学们对优秀人物的一种敬仰之情,我想他们一定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一些启发。”吴国平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