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3日,参观者在展览上观看石柱文物。 |
10月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举行。展览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呈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 这7根石柱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它们原系圆明园建筑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后为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促进了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抓住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历经10年,最终促成石柱回到原属地。据人民网 知识点: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