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山海牵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课程援凉” 第二轮帮扶行动启动

甬凉两地 近200名教师 同上一堂课

“课程援凉”第二轮行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参与“课程援凉”的老师们。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杨巧珍)10月的最后一天,宁波“课程援凉”第二轮帮扶行动在凉山州越西县进行。

    当天,甬凉两地近200名普高教师、校长和教研员,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新高考、新课标下的普高课堂教学。两地教师同课异构、并进行专家点评,随后,宁波教研室的教研员们就“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转型”等主题,带来了专题讲座。

    这是今年9月下旬教育部基教司、宁波、凉山州三地“课程援凉”行动启动及第一轮帮扶行动后,宁波举行的第二轮“课程援凉”帮扶行动。前期,宁波市教研室收集了凉山州受援普高学校的实际需求,当地学校提出,希望以同课异构的方式,选择不同主题,两地教师共上一堂课,然后由专家进行点评。

    于是,有了宁海中学、效实中学、正始中学、宁波中学、镇海中学宁波五所普高五名教师与凉山州五所普高五名教师的同课异构,此次的课程涉及高中数学、地理、政治、生物和化学五门学科。

    “这次我们派出的五名教师都是学科骨干教师,他们有的是宁波市教坛新秀,有的是浙江省教坛新秀,有的在说课比赛或优质课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两地教师精心准备,专家认真点评,希望对凉山的老师们有实实在在的启发。”宁波市教研室副主任叶琪飞介绍,教研员的讲座侧重于课堂改革、高考命题等趋势性的方向。

    凉山州教体局和教科所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除了受援助的当地10所普高外,其他普高也根据实际情况派出了校长或教师代表参加。

    “全程经历了这一次‘课程援凉’活动,觉得这种援助方式非常契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通过同课异构、随机听课、专家讲座的方式,可以拓宽越西县教师的视野,感受宁波教师对课程的教育教学不一样的理解和阐述。”四川省甘洛中学校长吴云威在活动结束后说。

    盐源中学生物老师赵兰萍听了来自宁波中学陈松老师的课《植物的生长素》,她总结了陈老师的课上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提供实验材料,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己描述设计过程,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分析科学家的设计思路,得出实验结论。整堂课都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得出科学结论,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

    越西中学的袁俏老师与镇海中学的李晶晶老师同上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一课,袁老师是这样评价李老师的:课堂引入有趣,且贯穿整节课堂,前后呼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展开教学,同时巧用实验仪器,将抽象的知识较直观地呈现出来,将一堂枯燥的课上得很精彩。“对我们来说,把一节课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是以后课堂教学新的目标。”袁俏老师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