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喜乐 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403班 王悦悠(证号2311700) 指导老师 金湘 |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501班 张子璇(证号2300425) 指导老师 蒋贤 自从上次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以后,乌鸦十分不甘心。 冬日的一天,乌鸦来到狐狸家,对狐狸说:“狐狸大哥,咱俩一起去偷对面农夫家的腊肉怎么样?”狐狸眯起一只小眼睛疑惑地问:“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都已经侦查好了,最近农夫买了好多腊肉过冬,我俩只要从农夫家围墙下面的小洞钻进去就可以!” 这天夜里,乌鸦和狐狸蹑手蹑脚地来到农夫家的院子外面,看到一个又小又窄的洞。隔着围墙,一股浓郁的肉香从围墙那头飘了过来,狐狸馋得口水流了一地。“快进去吧,狐狸大哥!”乌鸦小声催促着说,自己轻轻飞了过去。狐狸挤了老半天才挤进了洞里。“哇!这么多又肥又大的猎肉呀!”狐狸看到农夫家屋檐下挂满了腊肉,选了一块最肥的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咂吧着嘴巴说:“真是谢谢你啊,乌鸦老弟,冬天食物不好找,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乌鸦在旁坏笑着说:“狐狸大哥,趁着时间还早,咱们吃到撑!”不知不觉间,狐狸瘪瘪的肚子开始像个充气的皮球一样鼓了起来。正当他们吃得起劲,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了进来,乌鸦连忙说:“不好,有人来了,狐狸大哥,快走!”乌鸦说完,飞到了洞外。狐狸扭动着又鼓又圆的身子在洞口被卡住了,只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可是狐狸还是被紧紧地卡在洞口动弹不了。狐狸这才回过神来,又气又恼地说:“该死的乌鸦,我真不应该听他的话呀!” 红膏炝蟹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401班 罗楷轶(证号2320238) 指导老师 贺敏仪 宁波人靠海吃海,东海海鲜以梭子蟹为美。传说秋冬时节,渔民们出海捕获大量梭子蟹,但因过去没有冰箱,很难保存刚打上来的梭子蟹,渔民们就将其密封在浓盐水中,食用后发现鲜美异常,就将此法推广开来,经过一代代的演变,红膏炝蟹成了我们宁波人的特色美食。 红膏炝蟹味道鲜美,过年前,奶奶总会精挑细选几只鲜活肥美、膏肉丰满的三疣梭子蟹做炝蟹,先取大量盐溶解于水中,再切几片大葱和生姜放入浓盐水,最后塞入梭子蟹,细细密封。腌制的时间也要精准把控,时间太短会不入味,不宜久存,时间太长会发咸发苦。一般经过一天一夜的腌制,梭子蟹完全吸收盐分入味就可以取出了。 切蟹也有讲究,奶奶先挖了肚脐,打开蟹盖,剪除蟹心、蟹胃以及蟹鳃,将蟹盖均匀斩成四块,然后将蟹身一分为二,均匀斩成八块,确保每一块都带有蟹膏。 我夹起一块蟹肉,在灯光的照耀下,蟹肉像玉一样晶莹剔透,红润的蟹膏颜色更加鲜艳诱人。咬上一口,那红膏像冰激凌一般,在我口中滑动,慢慢融化,有一股令人回味无穷的甘甜。我们全家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就一扫而空。 红膏炝蟹,是我们宁波的特产,美味、开胃、健康、营养。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更是我们宁波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我爱宁波的红膏炝蟹,更爱我的家乡——宁波。 变脸大师 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505班 王宇祺(证号2307832) 指导老师 俞露巧 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一副弯弯的眉毛,嵌着一双黑玛瑙似的大眼睛,那一张樱桃似的小嘴,嘴边总是留一点微笑,头发在微风的吹拂下,像一条舞动的丝巾,犹如仙女下凡。如此温柔的老师,却有严肃的一面。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伴随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徐老师边走边发出咯咯的笑声,那黑玛瑙似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刚走进教室,看有几个同学仍在嘻嘻哈哈,大晴天就变成了阴天,笑容瞬间退去,阴天变成了暴雨天。徐老师把书本往地上一扔,“啪”的一声,书掉在了地上,同学们顿时鸦雀无声,我们端正坐好。 徐老师看我们纹丝不动,吴浩辰那“张飞”似的脸上滴下了几滴豆大的汗珠,可还是坐得一动不动,好似一尊雕像。徐老师“噗嗤”一声笑了,笑得是那么开心,眉毛都弯成了弓,眼睛笑得都看不见了,跟没发过火似的。 这就是我们的“变脸大师”——徐老师。 堇山湖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401班 王桢越(证号2307200) 指导老师 董笔峰 塘溪镇的堇山山麓中,有一片静谧的湖水,叫堇山湖,也是梅溪水库。星期天,天气晴好,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前往堇山湖。如果说西湖是享誉中外的名门闺秀,那么堇山湖就是名不经传的小家碧玉了。 这里的湖水清澈明亮,面积庞大,一览无遗。春日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千万只金色蝴蝶翩然起舞,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浅滩边,有老人怡然自得地垂钓;砂砾上,露营的帐篷飘起袅袅炊烟;堇山湖文化长廊的步道上,健走跑步的人群也络绎不绝。相比较城市的喧嚣繁华,这里宁静得好似一幅美不胜收的画。 春夏时节,这里水量丰沛,微风拂面,竹影婆娑,山水共长天一色,是充满闲情逸致的“天然氧吧”;秋冬季节,湖畔连绵的水杉红彤彤一片,在静静湖水的映衬下唯美绝唱,远处村庄错落有致,构成一道亮丽风景。遇上枯水期,湖中央还会露出一截桥头,这座特别的水下桥,是几经重建的“磐裁桥”重见天日。 距离堇山湖不远的地方,还有“沙氏五杰”故居所在的沙村、童第周故居所在的童村,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真是不辜负“人文塘溪”的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