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察日珥。 |
 |
◀绘制太阳运动轨迹。 |
天台观太阳,夜里追星空,山里定向越野,地里种冬小麦,楼下打柿子……11月13日至17日,宁波市正始中学举行了为期一周的首届地理文化节。这一周,该校全体同学都经历了“上天入地”“上山下河”的体验。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周明敏 十种玩法“打包玩” 老师们设计了《一周玩法指南》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地理老师们安排了厚厚一沓《正始地理一周玩法指南》,迎接所有热爱地理的同学们。指南里丰富有趣的玩法,点燃了同学的热情,周一短暂的开幕式后,同学们跑上教学楼6楼天台,在寒风中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个挑战——日观太阳!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正始中学地理组“玩地理”活动课程项目名声在外,过去是“分着玩”,这次主打一个“打包玩”,按照时令,十种玩法,盛况空前。通过长达一周的地理实践探究,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到地理趣味,get地理知识。 从日出始到日落终,同学们利用课间时间,爬上教学楼顶的天台,借助粉笔的影子变化在透明半球盖子上绘制太阳运动的轨迹。 中午阳光正好,是观察日珥、太阳黑子的绝佳时间。在学校地理老师的陪同下,学生们借助日珥镜观察太阳表面的日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表面的黑子。“哇,这就是太阳!”“原来日珥长这样!”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教材里的天象真实地呈现在他们眼前。 夜自修时间是同学们的“天文奇妙夜”。在天文望远镜里,星空璀璨,卫星神秘又耀眼。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天体,通过观察学习初次认识了冬季的星空,识得了木星的样貌,对天文的热爱油然而生。 “把卷尺拉直,我看看数据是多少。”学校标志性水车前,同学们拿皮尺、卷尺,或站或蹲或奋笔疾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水车顶部到地面的距离。这是校园定向地理赛的一个场景。高二学生们组队从学校篮球场出发,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9项定向越野挑战。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们挂着号码布奔跑的身影。 高一学生的比赛则有些不同。踏入校园不久的他们,正拿着地图奔走寻找。“这是13,做好手势,看镜头!”每找到一个地图里的标注地点,同组学生就聚在一起做出和地点对应的数字,用手机拍照“打卡”,留下和景物的合影。他们利用地理课进行校园识图定点,在学习实践的同时加深对校园的认识。 种小麦、拔萝卜、摘柿子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南方的立冬时节正是秋收冬藏的大好时机。在正始农场,50位学生“大展拳脚”,种冬小麦、拔萝卜,将在地理课堂学习到的农业知识付诸实践,体验耕种与收获。他们拿起锄头除草翻土、起垄凿沟,随后在农场爷爷的指导下播撒小麦种子,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们还将地里的萝卜尽数摘下,统一堆放整齐,并每人挑选了一根“最合心意”的萝卜带回家做纪念。“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等小麦成熟了我一定要亲自来收割!”高三(5)班学生沈鑫兴奋地说。 教学楼前的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柿子已经馋人很久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工具顺利摘下了柿子,还把柿子分给各个办公室的老师。此外,学校还邀请了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张志明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国家安全之农业技术》专题讲座,科普种植知识。 周五晚上,首届地理文化节闭幕前夕,同学们又聚在一起展示和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谈感想,谈乐趣,谈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为首届地理文化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一周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玩得很开心。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游戏’中夯实知识,提升地理素养。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会使他们获得别样的成长,也一定会使他们终生难忘!”学校地理老师、宁波市高中地理学科骨干教师钱庆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