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家长帮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 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交流,是一门学问”

茶座现场。记者 张培坚 摄

    “好好沟通的前提是用心和用情。”

    “合理使用肢体语言,如果孩子比较小,可以把孩子搂在怀里,再和孩子沟通。”

    “亲子沟通遇到冲突的时候,我和大家分享一个‘123048’法则。”

    ……

    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求助的第一选择。但很多时候,孩子却不愿与家长沟通,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问题。11月18日晚播出的《班主任茶座》,聚焦孩子不愿与家长敞开心扉的原因,共同探讨对策。

    本期的茶座和往期有所不同,除了把茶座地点搬到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之外,台下还坐了多位家长,现场聆听资深班主任和教育专家的分享。茶座结束后,家长们还意犹未尽地向老师们提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上高中后,和我的沟通少了很多?”“孩子顶嘴的时候,我该怎么办?”老师们都给予了耐心解答。

    本期节目的观看人数近30万,家长们纷纷表示,“老师们讲得太好了”“找到了与孩子沟通不畅的原因”。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傅卫平

    本期嘉宾

    麻安慰:宁波市新秀班主任,宁波科学中学(镇海中学分校)高中物理老师

    陈楠:宁波市骨干班主任,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语文老师

    王赞:前湾新区首届班主任论坛一等奖获得者,宁波市前湾新区庵东初级中学语文老师

    许雯:宁波市智慧班主任,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

    沈群: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家庭教育研训中心主任

    本期《班主任茶座》由宁波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宁波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协办。

    从小学低段到高中

    亲子沟通频率呈递减趋势

    “都是为了你好”“别人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你还小”……在本期茶座的筹备中,老师们面向小学、初中、高中等全学段的近百名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述这些话,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

    此外,从小学低段到高中阶段,孩子和父母的有效沟通频率呈递减趋势,交流内容也从“敞开心扉”式的深层沟通转向“简单招呼”式的浅层沟通。“不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是孩子们逐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最主要原因。

    亲子沟通出现问题会有怎样的后果?沈群介绍,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有一个机构进行过社会调查,发现了一个规律:在中国的家庭里面,90%以上的矛盾都是因为沟通不畅所造成的,这其中包括亲子问题。“孩子的自信,需要5000次的夸奖才能培养起来。所以作为父母,要看得到孩子的优点,否则孩子会关闭沟通的大门。”

    沈群还提到了一个“中国式问题”,就是有一些父母在孩子0-3岁的时候,把孩子完全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基本不管,这就导致了“情感依恋”的缺乏。依恋情感的具体表现是:感到高兴的时候,愿意与之分享;感到痛苦的时候,愿意与之倾诉。如果父母在孩子0-3岁时没有亲子互动,就没有建立真正的情感基础,等到孩子长大了,他就不愿意跟父母沟通。“所以,我强烈建议父母在孩子0-3岁时,哪怕再困难,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亲子沟通出现了什么问题?

    以前对父母无话不说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关上了话匣子?老师们分享了他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王赞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特别在意家长与他们沟通的态度和尺度,“当孩子想和父母沟通,而父母又在忙于工作或家务,回答比较敷衍的时候,他们就可能没有沟通的欲望了。还有一些家长把握不好沟通的尺度,总是尝试进入孩子的私密空间,一句‘刚刚你在和谁聊天’‘今天你别穿这套衣服’就有可能点燃孩子的抵触情绪,导致亲子沟通不畅。如何与青春期孩子交流,是需要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一门学问。”

    麻安慰补充说,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是亲子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个孩子曾向他坦言,“最讨厌父母说‘你看谁谁谁又考这么好’,感觉自己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很打击信心,感觉永远都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强。”

    陈楠认同麻安慰的观点,“我觉得,家长在沟通时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是孩子不愿交流的一个原因,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忽视’。这种忽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还不容易被我们觉察到。”

    陈楠举了个例子,比如,芳芳穿了一条漂亮裙子准备去上学,被妈妈叫住了:“赶紧脱下来,这么冷的天!感冒了怎么办?生病了要影响学习的!”爸爸也说:“读书的孩子讲究什么漂亮?舒服保暖就行了!”陈楠分析,这里面其实就发生了情感忽视,没有人对芳芳的情感作出回应。如果妈妈在说话之前,能够关注到芳芳的情绪,说几句共情的话,那便是情感回应。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会失去存在感。“建议大家阅读《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情感忽视带来的伤害。”

    孩子们期待情绪稳定的亲子沟通

    父母应该怎么“好好说话”呢?

    在给出实质性建议之前,老师们先向家长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多名孩子袒露心声,“希望父母能好好听我说话”“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些空间”……这些真诚的话语让现场的家长们沉默。

    麻安慰表示,家长很多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是人之常情,但事后进行“情感修复”很重要。

    沈群老师则建议,当亲子沟通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冲突时,请家长谨记“123048法则”。“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情绪爆发、控制不住自己的时间是12秒,所以,当孩子在情绪失控的这12秒中,父母一定要理性,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毁灭性的失败;30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激动以后,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冷静下来,所以,这30分钟里面不要去沟通,因为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大脑里都是‘老虎’;48是指,冲突发生以后的48个小时里,需要进行一次亲子沟通,超过这个时间,沟通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沈群认为,为人父母,其实一辈子都是实习生,因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父母要不断学习,才能与孩子一直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此,王赞连连点头。她想起了女儿三岁时,她因为一件小事,对女儿发了脾气,“碍于成年人的面子,我思想斗争了很久,终于在睡前向她道歉了。女儿的回答我至今都记得,她说,‘妈妈,即使你生气的时候,你也还是爱我的,对吗?’我立刻给予了肯定回答。听到我的回答,她甜甜地入睡了。”王老师非常认同亲子冲突发生后“情感修复”的重要性。

    父母如何经营好和孩子的关系,王赞提出了三个小方法。首先,要“以柔克刚”,化解孩子强硬的“角”,用棉花般的柔姿态去包容孩子。其次,要重视面部表情,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保持微笑。第三,合理使用肢体语言。有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70%-80%来自视觉。所以,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可以靠近孩子,给予一种认真倾听的感觉,此外,拍拍肩、摸摸头都是手势语,这种肢体语言会让孩子感到亲切,有助于打开孩子的心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