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高校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大学杜时贵教授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时贵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宁波大学杜时贵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宁波大学首次自己培养的院士。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郑俊朋

    用坚守与执着攻克科学难题

    杜时贵,男,汉族,1962年6月生,浙江东阳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2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矿山工程地质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宁波大学岩石力学研究所所长。

    杜时贵教授是矿山工程地质专家。他通过系统研究,揭示抗剪强度基本特性,建立本性抗剪强度理论、方法,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套单台多尺寸抗剪强度试验装备,发明抗剪强度野外快速精确获取技术,提出了国内外首部保障矿山边坡抗剪强度快速精确获取的技术标准。授权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139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5件,发表论文126篇,出版第一作者专著7部。

    杜时贵教授先后获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发明创业奖、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并于2007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系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荣誉。

    科研成果创造价值最值得高兴

    虽然获得过很多荣誉,但杜时贵教授常说:“获奖并不是目的,科研成果被应用,得到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在岩石力学领域,杜时贵实现了从源头创新,到开发新技术,再到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建立工程应用范例,最后进行岩石工程应用推广等一系列的集成创新,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

    杜时贵曾在1992年主持国家重大工程——小浪底水库边坡稳定性研究,1993年主持浙江省首条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2004年主持国家唯一的特大型环保工程——国家地质处置库结构面力学特性研究。

    由他研制发明的JRC系列测量仪,最小的仅10厘米,最大的有10米,在甘肃北山沙漠国家地质处置库、黄河小浪底水库、云川白鹤滩水电站、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等100多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中被采用,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些测量仪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便、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野外任意产状、任意方向、任意尺度的结构面测量,而且获取“参数”所需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10%,所需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10%~2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他被授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时,评委会评价他是“我国非地质行业、非重点院校中坚持地质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而第一位获得此荣誉的科学家”。

    宁波大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近年来,宁波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学校的“第一资源”,让人才工作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一号工程”,把人才优势作为学校办学的最大优势。

    宁波大学在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引育工作、人才平台搭建、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工作“朋友圈”等方面开辟了新局面、取得了新突破,呈现了学校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揽才愿景。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人数3161人,其中专职教师科研人员2145人。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才引育上,学校坚持“高精尖特”导向,创新“大师+团队”等机制,汇聚了一大批大师团队和高层次人才。

    宁波大学将坚定不移地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定位和把握新时代人才强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路径,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