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频截图 |
“家有学生,很需要这种节目来引领方向。” “节目太‘下饭’了,周五晚上必不可少!” …… 常于周五晚间在甬派直播的《名师面对面》节目,每一期都会引发家长和学生的热烈讨论。11月共直播了三期《名师面对面》,主要围绕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等问题,名师们分别给出了不少“干货”,你都收到了吗?记者划出了重点。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十一月第1期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嘉宾 宁波市名班主任、镇海区鲲池小学教师 聂青青 宁波市骨干班主任、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教师 陈晓娜 能认真听讲的学生 才是最有潜力的孩子 问:一年级,养成什么习惯最重要? 答:书写习惯和听课习惯。书写习惯,这是比较显性的一种习惯,包括书写姿势、坐姿、握笔姿势的养成。培养好的书写习惯在一年级阶段十分重要。孩子们都是先入为主,特别是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如果没有养成好习惯,后期纠正难度很大。 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在学校,孩子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可以想象,如果上课不能认真、高效听讲,学习效果一定是大打折扣。 现在很多一年级孩子的课堂听讲状态总体不太好。原因在于,很多一年级孩子都是超前学习后进入课堂的。再加上,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网上的学习内容,因为制作精美,画面丰富,对孩子来说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所以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他的求知欲和专注度都不够。表现出来就是:上课没有耐心听,不思考,随意插嘴等。 但从长远来说,总有一天,课外学习不会“跑”在课堂之前。所以,我常常跟孩子和家长说,课堂上会听讲的孩子才是最有潜力的孩子。 问:很多家长都知道阅读很重要,那究竟该怎样培养阅读习惯呢? 答: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给孩子做好榜样和引导。有一个会阅读、爱阅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多多少少也会耳濡目染。 同时,阅读的时长很重要。如果留给阅读的,只是见缝插针的“碎片”时间,孩子无法去思考作者在说什么,故事中的某个片段是什么意思。如果,每周奢侈地给出一天、半天时间,把孩子丢到书堆里,那么他对内容的理解、思考,会多得多。深度阅读下,孩子的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想象力……这些思维力都会得到快速发展。因此,“确保每周有一段长时间的阅读”,对于提高孩子长久学习力很有帮助。 十一月第2期 《如何看待初一学生的期中检测成绩?》 嘉宾 浙江省特级教师、海曙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 张宗余 海曙区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黄唯 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问:如何看待期中检测成绩? 答:一次检测结果只是反映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并不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老师要尽可能帮助家长建立起客观的认识,减少认知偏差带来的心理落差。不管检测结果是好是坏,我们都要不断鼓励孩子“和自己竞争,与他人合作”,通过和前一次检测结果的对比,看看自己哪几门功课进步了,哪几门功课还有待提高,然后让孩子给自己设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继续努力。 问:期中检测结果出来后,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答:首先,家长们不要急着沟通,沟通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家长如果看到孩子检测的结果不太理想,又急又气,第一时间就想和孩子沟通,这很容易谈崩。所以,家长要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再展开沟通会顺利很多。 其次,在沟通时,家长要先肯定孩子的付出,切不可因为一次结果就全盘否定孩子,一定要充分地向孩子表达“老爸老妈看到你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真的很辛苦,也知道你一直在努力”。有了这句话,孩子感受到被认可,才有可能打开心扉与你展开后面的对话。 最后,家长要使用正向鼓励的语言。不少家长在评价孩子学习时会这样说:“你就是懒,叫你多背背多记记,你不听,所以考不好!”请大家记住一句话: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你看,这次阅读理解你做得很不错,这很不容易啊!如果我们在基础题上多下点功夫,妈妈相信你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 十一月第3期 《高一学生如何适应和规划学业》 嘉宾 宁波市名师、宁波中学物理老师 史再 鄞州高级中学副校长 周瑜 提高学习效率 拒绝战术勤奋 问:明明很努力,但就是考不出好成绩,这是为什么? 答:首先,上课注意听讲,不做无效笔记。只有抓住问题本质进行练习,才能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别人成长得更快。其次,拒绝战术勤奋,提高学习效率。短时间如何做到快速提升,无外乎就是在比别人更加高效地吸取并掌握知识。所以,做好时间管理是重中之重。第三,远离“无反馈”学习,建立学习闭环。高中阶段,不能掉队,有问题不能拖,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美解决问题。因为高中各科学习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所以,有问题要及时解决。最后,走出舒适区,寻求学习突破。 问: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很多。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业? 答:宏观上看,上课听讲前要做好预习,学会自学,做好笔记;作业方面,除了老师规定的作业外,还要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交流方面,平时要多和老师和同伴沟通,遇到不会的题,多求助同伴和老师;最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把知识体系架构起来。 从微观上看,要多模仿具有学科特点的语言方式和思维逻辑;敢于质疑,勇于反问,勤用批判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拒绝战术勤奋;走出舒适区,寻求学习突破,克服畏难情绪。 11月的这些“干货”,你收下了吗?12月,我们继续与名师面对面。 12月《名师面对面》阵容来啦 12月8日19:00 主题: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嘉宾 宁波市名班主任、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亚珍 宁波前湾新区世纪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黄雄英 12月15日19:00 主题:小学如何培养科学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 嘉宾 宁波市海曙区初中科学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 朱红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正高级教师 邸薇 12月22日19:00 主题:首考在即,孩子的这些“潜台词”你听懂了吗? 嘉宾 宁波市直属学校名班主任、李惠利中学教师 胡敏琦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副校长 李淑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