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岷山学校 605班班级秀 指导老师 曹伟伟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在课堂,它是教育培养的关键一环。智育的实现不仅可以通过教学,还可以通过课外比赛活动、劳动、社会实践等。老师们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实现了智育课堂的娱乐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有所得。 特别的班队课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随着主持人小董的一句“开始”,我们的班队课拉开了序幕。 小张和小王表演小品,他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表演惹得我们捧腹大笑。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他们的表演,他们搞笑的台词和夸张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同学们有的笑得流出了眼泪,有的笑得直不起腰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我们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小陈的猜歌名游戏。当音乐缓缓地响起来的时候,同学们全都屏息凝神,竖起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正当同学们欣赏着优美的音乐时,小张同学突然从座位上出其不意地站了起来,回答了歌名。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打破了宁静的气氛和音乐的节奏。当小陈宣布他的答案错误时,同学们都纷纷大笑起来。小陈提醒大家,可以在歌词中找歌名。这下一来,同学们都开始乱猜歌名,一个个还猜得很离谱,教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终于,有一位同学回答对了,同学们立刻为他送上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还在快乐地鼓掌喝彩,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笑声。 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那么短暂,这节班队课就结束了。这真是一节有趣的班队课呀! 冯乐馨(证号2310309) ●班主任别出心裁,让我们自己上班队课。每次会给我们一个主题,然后让文娱委员主持,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才艺表演节目,而她自己却在边上当起了“观众”。这样的班队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创作空间,同学们喜欢极了! 那次班队课的主题是“心情不好怎么办?”小王这个幽默大师说:“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听音乐,喜欢大声地唱歌。”于是他打算给我们大家表演一下在家自嗨的样子。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上台来,活脱脱一个大明星的样子。他拿起一本书,卷起来就成了他的话筒,电脑里一开始放伴奏,他就即性表演起来。瞧,他摇头晃脑地模仿周杰伦唱歌,手舞足蹈地给自己伴舞,还有点跑调,把我们逗得大笑不止。他的这种解压方式真不错,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一起开心地唱起来。接下来是“丑陋完美组合”,他们演的是小品,这个小品搞笑之余,还让我们明白了道理,告诉我们遇上挫折时怎么让自己重拾信心,再次快乐起来…… 这节课同学们轮流上场,神采飞扬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艺。这真是一堂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智慧,也充满了趣味的课! 乐展铭(证号2310302) 神奇的筷子 贾小丁(证号2310321) 上课铃响,科学老师拎着一个工具箱走了进来。从箱子里拿出一支筷子,一些大米,一个空瓶子和一个漏斗,笑了笑:“今天我们做的实验叫神奇的筷子。” 第一步,借助漏斗把大米倒到空瓶子中。第二步,将装好大米的瓶子抖动压实,这一步很关键哦!老师拿着瓶子,在讲台上“咚咚咚”敲着,米的高度一下子沉了不少。老师抽出那根普通的竹筷子,像施魔法一样吹了一口气,再次插进大米里。 这时,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我能借助这根筷子把整个瓶子提起来吗?”同学们七嘴八舌,“怎么可能啊!”“老师,你开玩笑呢!”这时老师轻松提起筷子,而瓶子竟然没有掉!她还提着筷子前后左右使劲地晃动瓶子,神奇的是,筷子就像有了魔性,粘住瓶子不放。前排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围到了讲台边上,想要一探究竟。“你们有谁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下,我们鸦雀无声了。原来,由于瓶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瓶内的空气被挤出来了,瓶子外面的压力大于瓶内的压力,使筷子与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盛米的瓶子提起来了。 这次的实验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真谛,而且更让我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样有趣的科学课怎么会不让我们期待呢? 老师是位魔术师 张清舟(证号2310320)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王老师提着一个乳白色的大布袋子走进了教室。 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我正想着,王老师发话了:“同学们,今天我是一位魔术师。我变的魔术,大家绝对都看不出破绽,大家相不相信?” 老师此话一出,班级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了起来,争相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同学们的议论声,王老师冲我们神秘地一笑,伸手从大布袋里先取出一个小簸箕,然后撒上几把白花花的大米,接着又取出一块花布,将花布用力抖了抖,又将自己的两个衣袖拉了拉。 我和乐同学很幸运地被老师选为了她的魔术小助手。我们按老师的要求抓牢了花布的四个角,老师将大米倒进了花布的中央,用簸箕不停地使劲铲着一粒粒大米。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大米居然变成了一大堆香喷喷的爆米花! 许多同学冲到了讲台前面,想要一看究竟魔术的奥秘,有些同学抓起一把爆米花塞到嘴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半晌过后,同学们才逐渐从刚才的事中回过神来,“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同学们不断地向老师提出疑问。尽管我们对老师再三追问,王老师依旧是一笑带过,只说了一句:“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的作文题目哦。” 啊?哈哈!这堂别样的作文课也太有趣了! 缝沙包 吴宸希(证号2310310) 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又到了,刘老师笑容满面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缝沙包。缝沙包需要两块相同大小的布,一根针和一些线,这些材料都在材料包里。先请大家看大屏幕,看老师是什么缝制的。”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的演示,只见老师左手灵巧地穿针,右手熟练地打结,然后按照顺序,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不一会,一个美丽的沙包就在老师手里诞生了。大家羡慕极了,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终于轮到我们缝制了。我拿出针和线,先剪一截线,再开始穿。可是我这个线头像只顽皮的猴子,左一蹦,右一跳,就是不肯钻进去。这时我想起奶奶穿针时,会把线头往嘴里一抿,线头就会拧成一股细线。我也学着把线头往嘴里一抿,一穿。“太棒了!成功了!” 接下来我拿着两块布,准备把它们缝起来。我把针对准位置一戳一拉,没想到,线“逃”了出来。哦,原来是忘了打结了。我又笨拙地打上结,继续缝起来。终于,沙包的样子慢慢在我手里呈现了。过了一会,同学们也陆续做完了,看着他们摆在讲台上的成品,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圆形的……奇形怪状,有趣极了。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项本领,太有意思了。这真是一堂有趣的课啊! 有趣的美术课 李可馨(证号2310305) 这是一节有趣的美术课,老师让我们准备各色水果、小刀等道具,用水果做一种小动物造型。 同学们纷纷卷起袖子,拿出自己的香蕉、苹果、葡萄等水果,手忙脚乱地拼凑起来。我看了看妈妈给准备的道具,只有两个黑乎乎皱巴巴的牛油果,一把水果刀与一些葡萄干,这能做什么小动物呢?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把牛油果对半切开吧。牛油果外皮硬硬,切开露出了黄绿色的果实,中间有一个黑黑的硬核,抠掉硬核,果肉中间凹进去了一个洞,这像什么呢?我绞尽脑汁地想,有了,像海狮,你看它的肚子可以放好多东西,不正像这个牛油果吗?说干就干,我开始在小小的牛油果上大刀阔斧,认真地做着海狮。 这时,同桌好奇地看过来问我,这是什么?“牛油果,这都没吃过?”我把另一半的牛油果给他切了小块尝尝。“软软的,像奶油,但不甜,好吃,再来一点!”他兴奋地说。前面的同学也很好奇,越来越多人围了过来,同学们你一块我一块,不知不觉将我的牛油果吃光了。我看桌上只剩下半个牛油果和一堆皮,我急中生智,用牛油果皮来做海狮的手、脚、尾巴和眼睛,真可爱!同学们也陆续做完了,老师的讲台上堆满了各种水果动物造型,好似一个动物园。 哈哈哈,真是一堂有趣的美术课。 激烈的拔河比赛 俞钧涵(证号2310318) 这节体育课,老师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 “嘟——”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在清脆而响亮的哨声中拉开了序幕。只见双方队员都弓腰、屈腿,双手像大钳子一样紧紧地抓住绳子,用尽力气向后拉。红布在白线的两边摇摆不定,双方队员丝毫不敢懈怠。 看!小唐满脸通红,攥紧绳子的双手青筋暴起,脚用力抵住地,仿佛用胶水粘住一般。他用出了吃奶的力气,脸上落下豆大的汗珠,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虽然体力即将透支,但依旧不放弃。在小唐的坚持下,胜利一点一点向我们靠近。同学们仿佛看到了希望,加油声、呐喊声更响亮了。 正当我们高兴之际,对方突然趁我们不注意把绳子用力一拉,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输了一局。第二轮即将开始,我们快速地进行了战术讨论。我们班的“军师”小陈说:“不如我们来个欲擒故纵:先稍微减少力气,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发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个方法不错!”我们纷纷赞同。于是第二局时我们执行战术,果然有效,我们成功扳回了一局,打成了平手。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决胜局了,赛场直接变成了战场,我们组的同学就像发怒的狮子,使劲往回拽,绳子也乖乖听话跟着我们走。终于胜利的哨声响起,我们赢了,我们欢呼,我们跳跃,不仅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内心也早已心花怒放。 这样的体育课太有意思了,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力,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力,还激发了我们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