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学们拿着气球准备比赛。 |
北仑区岷山学校 607班班级秀 指导老师 茹维琼 一年一度的学校科技节系列活动颇受学生欢迎。精彩的火焰掌、空气大炮等科学小实验,让人惊呼的飞行表演和自制火箭发射等传统项目,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他们沉浸在科学的海洋中,领略科学的奥秘,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科技种子。 玩转气球 张逢麟(证号2310347) 最近我迷上了气球留空实验,为此我试验了无数次,终于制成了一个合格的留空气球。 先找一个瓶盖子,在中间打一个洞,这就是气球的喷气孔。打的时候一定要不偏不倚在正中间,这样才能使得喷气流相对较稳定;也不能过大过小,既要保证冲力又要保证停留时长。接着将瓶盖塞入气球,用打气筒通过喷气孔,将气球打满气,打到气球直径在30厘米左右是最合适的。充好气后用手捂住喷气孔,将气球垂直举高,轻轻放手,气球就稳稳当当地飞起来了,像是悬空停留在空中,十几秒后才落地,非常的好玩。 如果剪一对尖尖的耳朵,涂上色,粘在气球上,再在气球上画上一双三角眼和一口獠牙。当气球留空时,好像一个小怪兽飞起来了,威风凛凛,煞是有趣。 更有意思的是,约上几个同学,三五成群,一起拿着自己制作的气球,比赛谁的气球留空最久。 一个小小的气球留空实验能玩出这么多花样,真是太有意思了。 梦想号气球 姚骏晨(证号2331537) “会留空的气球”是一款既好玩又有科学性的手工小玩具,制作方法十分简单。 先准备一把剪刀,一个类似瓶盖的圆柱体(直径要比气球口大)、一个气球。接着,用剪刀将圆柱体物品的盖面剪出几个小洞,然后将气球口套入圆柱体物品中,朝着气球吹气。待气球足够大时,一只手迅速捏住气球端口,不要让里面的气漏出来,另一只手把气球扶正,使气球端口朝下,然后松开捏气球端口的手,气球中的气就会从圆柱体盖面的小洞中喷射出来,在气体的反重力下,气球会像火箭一样直飞空中,十分有趣。 一有空我们便会拿着气球在操场上比拼:大家望着气球飞上天去,又缓缓地落下来,心中既喜悦又惋惜。而那一个个向上飞的气球,也载着我们心中的梦想,飞上天去…… 虽然有些同学因各种原因,无法让自己的气球升空,但他们会为其他人加油鼓劲,好似自己的气球在比赛一样,也是一件极有乐趣的事。 神奇的气球 徐妙函(证号2310342) 每年的科技节,装备都是自己做的,今年做的是“留空气球”。 这个气球的做法十分的有趣:首先把启辉器钻一个稍小的孔,不能钻得太大,否则会飞不上去。然后套上气球,要把气球套平一点,如果不平的话,说不定绕一个圈后又会掉下来。 我把气球吹得鼓鼓的,捏在手里,用手把气球扶正,起飞!气球就像是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向着天空不断地飞去,越飞越高。有时会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直至卡在树上,再也下不来了,惋惜之余依然回味着别样的情趣…… 比赛那天是在体育馆,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个气球,五颜六色。大家紧紧捏着气球口,生怕轮到自己时气球里的气已经漏完了。前面几个人的气球都飞得十分的高,甚至可以在最顶上的柱子上绕两三个圈后再像降落伞般缓缓飞下来。到我了,我把气球吹得鼓鼓的,然后放手。气球不断往上飞,飞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动了,然后慢慢变小,直至落到地上。 虽然这次比赛的分数没有以往练习的成绩好,但也是一个实践,一次尝试。 气球留空比赛 胡芷煊(证号2310343) 气球留空比赛,顾名思义就是比气球从升空到落地的时间。器材很简单,只需要气球和启辉器,怎么让启辉器发挥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后得知,启辉器一端拉掉,另一端中央需要开一个孔。这个孔不能开得太大,也不能开太小,不然打进去的气会流得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气球留空的时间不足。我在妈妈的协助下,用电烙铁在启辉器顶端中央点了一个孔,再用刮刀修剪一下,使孔变得光滑。我们做了好几个不同大小孔的启辉器,匹配不同大小的气球进行试验。 不仅做法有学问,玩法也很有学问。我将打气筒的头部插入启辉器的孔里,把气球打大。打完气,我就用食指摁住小孔,把气球调整到启辉器中间,端端正正后再放飞气球。我就这样每天练习着,挑选最匹配的启辉器和气球,努力为比赛做准备!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们拎着材料来到体育馆。因为比赛前两天,我练习时连续打爆过四个气球。所以第一次我不敢把气球打太大,以致于测试成绩只有12秒84,不是很理想。我看着周围同学一个比一个大的气球,思来想去,问杨同学借了个气球,她爽快地答应了。最终,我的第二次成绩比前一次多了近4秒,我不禁由衷感谢杨同学的帮助。我又尝试打了一个很大的气球,结果成功了,真是太开心了! 胡萝卜搭高 北仑区岷山学校508班 王昊楠(证号2310225) 指导老师 陈艳芳 胡萝卜搭高,是今年科技节上五年级的活动主题。 比赛开始啦!原本寂静的“赛场”顿时人声鼎沸:有刀切断胡萝卜的咔嚓声、有刀与砧板碰撞的咚咚声、有牙签插入胡萝卜的呲呲声……有组员们相互讨论出谋划策的,有班级老师观战加油鼓劲的,有裁判员们掐着秒表、拿着记录表认真监督的,场面是紧张又热闹。 我们组的徐同学负责切,我负责插牙签,黄同学负责拼装搭高。徐同学的刀工真的是炉火纯青,胡萝卜切得像一块块圆扁形的小积木,厚薄合适,大小也刚好,看来真是没少练习呀!我就负责把徐同学切好的小块胡萝卜用牙签插好交给黄同学组合,别看就是个插牙签,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哦,比如插得位置一定要在每一块胡萝卜的正中间,再比如牙签插进去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所有的细节都会影响最后胡萝卜高塔的稳定性。黄同学则负责把插好牙签的胡萝卜块组合成胡萝卜高塔,这一步也非常的关键,底座用胡萝卜块组合成六边形,然后五边形、四边形、三角形……我们的目标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就这样,我们按照组队练习时商量的策略一步一步地搭着,忽然看到我们的高塔正慢慢地像右边倾倒。怎么办?就在这个紧张到令人窒息的瞬间,我们练习时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当时也遇到了跟现在一模一样的情况,我们商量过一个方案,就是一个人用双手扶住正在倾倒的高塔,另外两个人迅速用插好牙签的“零件”在高塔倾斜方向的下面搭一个小塔,给高塔一个支撑点,这样就可以让高塔重新屹立不倒啦!想到这里,我们很有默契地开始还原练习时的一顿操作,我们成功啦!最后十秒钟啦,计时裁判哨声一响,比赛来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迅速改变思路,火力全开,最后几层高塔用一块胡萝卜叠加着一块胡萝卜往上垒,恨不得十秒来个十层。哈哈,最终我们组竟然真的拿到了班级第一,太让人激动啦! 胡萝卜搭高比赛结束了,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班级第一的荣誉,它更让我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感受到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这才是能伴随我成长的力量! 弹硬币比赛 北仑区岷山学校303班 胡司宇(证号2309998) 指导老师 金雨莲 “叮呤当啷”,教室里热闹非凡。原来是进入科技节弹硬币决赛的20名选手正在准备硬币呢! 比赛正式开始了,选手们左手拿硬币,右手抽扑克牌。“砰砰砰”,牌起币落,气氛十分紧张。其他同学屏气凝神,注视着选手们的赛况。计时结束,围在选手周围的同学兴致勃勃地数着掉入瓶底的硬币个数,生怕裁判员数错。 我被一阵硬币快速掉落的声音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只见金慧恩左手有节奏地加着硬币,右手快速地平抽着纸牌。她不慌不忙,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霎时,玻璃瓶里的硬币攒得像一座小山。 我又探头去看同桌,只见叶柳彤喘着粗气,紧紧地抿着下嘴唇。她的左右手似乎乱了阵脚,硬币总是挂在瓶口。她一边收拾硬币,一边又重整旗鼓继续抽动纸牌,但硬币似乎在跟她玩捉迷藏,不愿意掉入瓶子。 最终,我们班在科技节弹硬币比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真羡慕这些心灵手巧的选手们能为班级争光啊! 回形针漂浮 北仑区岷山学校207班 郑缘聪(证号2331497) 指导老师 朱维丽 科技节的回形针漂浮比赛要开始了,我拿着准备好的材料,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实验室。大家安静地等待,听到老师说开始,我立马拿了一枚回形针,轻轻地放下去,回形针就浮起来了。我差点笑出声来,赶紧擦了下手,又拿了一枚放。本以为很顺利,谁知道这枚回形针居然撞到了前面那一枚,它们一起沉了下去。我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完了! 这时,我看看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在安静地放,动作很慢,像在做了不起的大事。我再想想家里练习时的方法,深深吸了口气:“缘聪,你可以的!” 一枚,两枚,三枚……我轻轻地放,回形针稳稳地漂浮着,我的手也不再抖了。等我放到77枚时,又撞到了一枚回形针,这次我不慌,重新再来。 等老师倒计时结束,我问了下计数的姐姐,姐姐告诉我——107枚回形针,太棒了! 回到教室,听说有同学比我多两枚,我依旧乐呵呵的。比赛前,我认真练习了很多次;比赛时,我没有慌张,这才是最重要的呢! 最后,我得到了一等奖的奖状,特别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