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牛教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振兴浙南油库,复兴文成茶叶

宁大教授扎根山乡13年科技助农

徐大伦在文成县指导中蜂产业。通讯员供图

    “徐教授,希望您能留下来,我们需要您!”12月17日,在温州文成服务13年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徐大伦接到文成县科技局的电话,服务期限将至,文成县希望徐教授留下来,再次选择该县作为他的科技特派员驻地。

    徐大伦是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副教授,他与文成县结缘于2010年。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徐大伦派驻文成县,一干就是13年。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思路拓宽出路,重振浙南油库、发展中蜂产业,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贴心人,也成了宁波大学服务地方最久的省级科技特派员。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王嘉欣 李一杰

    A

    7年时间重振浙南油库

    油茶一直是浙江重要油料农产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成县东溪乡有着“浙南油库”的美誉。近年来,油茶树老化,再加上当地劳动力缺乏,油茶产业逐渐衰落。

    徐大伦被派遣到文成县,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衰退局面。

    如何振兴浙南油库?徐大伦琢磨起油茶品种的更新换代。可是引进新品种,至少需要三四年才能收获,老百姓的口袋不能因为品种更新“瘪”下去!徐大伦开拓思路,带领农民在油茶田里,间种其他经济作物。他们尝试了食用百合、山稻、青钱柳等,既更新了品种,又让农民有收益。

    之后,在徐大伦的努力下,文成县东溪乡改变油茶传统种植结构,创新油茶幼林时期套种山稻与百合的增产增收模式,获得了成功。在东溪乡的7年里,徐大伦带领农民实施油茶幼林套种山稻200亩;套种食用百合500亩,改造低产林700多亩,使油茶年增产值50万元以上。

    随着油茶产业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回乡实现“家门口就业”。“看到老乡回来靠种油茶就能致富,我觉得我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徐大伦说。

    B

    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

    “科技特派员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技术,还帮我们解决了茶叶加工难题”,文成县廿五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日界每次看到徐大伦来,都热情接待。

    文成县平和乡茶园5000亩,占该县茶园四分之一。可是,“好茶难采难加工,卖茶难销难出售”一直困扰平和乡茶农。

    徐大伦派到文成县平和乡后,开始解决这一难题。徐大伦多次调研,拿出了“统分结合”“校地合作”“供销一体”的解决方案。

    “统分结合”就是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合作方式,把零散茶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校地合作”就是在高校与田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实验室的成果送到田间,再请专家指导培育“土专家”;“供销一体”是开展线上助农直播带货、线下茶艺品茶、茶产品展销、文化展示等营销活动。

    此外,徐大伦还为当地茶企开了“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的“九字药方”。在他的指导下,文成县平和乡茶产业联合体成立,茶农每亩增收30%左右。文成县廿五坑茶叶专业合作等顺利通过了SC认证,为茶企提质奠定基础。

    “徐教授不仅带来了技术,还为我们注入了新的理念,在他的建议下,我们成立了平和乡茶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了茶叶共富工坊,真正使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平和乡党委书记严成说。

    C

    “这里更要脚踏实地”

    扎根乡村13年,经常往返宁波与温州。问徐大伦“苦不苦”?他说,他在解决一个个困扰百姓致富的实际问题上,很有成就感。“相比仰望星空,这里更需要脚踏实地。”徐大伦说。

    振兴浙南油库,复兴文成茶叶后,这两年,徐大伦又瞄上了新产业。“文成山高林密,正是养蜜蜂的好地方呀!”徐大伦及其团队决定发展当地的中蜂(中华蜜蜂的简称)产业。

    由于中蜂采蜜的特殊性,特派员必须为蜜蜂找到固定蜜源,徐大伦带领团队在文成跋山涉水,足迹踏遍文成密林山间,寻找合适区域发展中蜂产业。之后,他又充分发挥食品专业特长,采用真空低温浓缩设备,解决了蜂蜜长期贮藏的问题;同时研发了两款蜂蜜酒,大幅提升了蜂蜜附加值。徐大伦团队也被省科技局授予“蜂业明星团”。

    记者了解到,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学院,宁大食品与药学学院近年来围绕“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科技服务社会,教授、博士主动进企业送服务,累计开展科研项目近300项,授权专利150余件,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收录650余篇。

    “学院一直鼓励教师把科研做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也是一名高校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执行院长邵兴锋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