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的内容真的直切重点。” “我们家长确实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12月的三期《名师面对面》直播节目圆满完成。直播主题涵盖了家校沟通、科学教育、首考准备等方面,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及家长提供了“教育良方”。节目中,老师们“金句”频出,节目收视率“节节高”,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们为您准备了12月的知识点,快来看看。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十二月第1期 嘉宾 首届宁波市名班主任、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亚珍 前湾新区世纪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黄雄英 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问:平时家长和老师沟通时,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老师们将家校沟通方面存在误区的家长分为三种类型:甩手或包办型家长,心血来潮型家长,理念偏差型家长。 甩手型家长,就是会把孩子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这一类家长其实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就是充当了甩手掌柜的角色;与之相对的包办型家长,就是什么都要亲自出场,小到孩子的书包整理,大到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各类困境。对老师而言,家长不要“甩手”也无需包办,积极参与家委会工作,认真执行老师提出的建议就是值得点赞的家长。 心血来潮型家长,是指和老师沟通时不是很注意时间、场合或沟通内容。比较好的做法是提前和老师预约时间,使老师有所准备。家长其实有很多时间节点可以和老师沟通,如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放学送出校门的时间,电话或微信沟通。与老师沟通时,最好提前想好说话的要点,使沟通更有效。 理念偏差型家长,是指有的家长可能溺爱孩子而不自知,遇到事情可能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这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判断,对老师的判断。建议这类家长,一是相信老师;二是存在疑问时,可以多和老师谈谈;三是要跟进孩子的教育,不要“护犊子”。 问: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答:首先,是倾听。了解老师反映的情况,梳理要点。一些家长是急性子,往往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说个没完,又或是不断地插嘴。这样既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也不利于老师流畅表达。其次是观察和思考,这一阶段要根据老师反映的问题持续观察,并思考可能的原因。最后,反馈实践。分阶段和老师交流,让老师知道,家长目前作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孩子的变化怎么样,下一步有怎么样的计划等。 十二月第2期 嘉宾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曙区教研室教研员 朱红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 邸薇 如何培养科学核心素养 问: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展孩子的科学核心素养? 答:首先,就是让孩子做事,能做事。怎样的教育属于正确的科学素养导向?比如,孩子想玩沙包,A家长给孩子做了一个精美的沙包;B家长教孩子自己制作沙包,如何裁剪、缝合,如何收针、封口都一一指导,最后孩子也做出了一个漂亮的沙包;C家长,第一步问孩子沙包有什么功能,第二步问孩子沙包要用什么材料做,做成怎样的结构,第三步思考怎么做沙包,第四步做完以后扔一扔,考虑如何改进这个沙包。 C家长的教育方法,以后可以迁移到孩子做风筝,甚至长大以后设计轮船、汽车等。因为它不仅仅是制作,还包含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创新素养。其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孩子思考怎么做事,让孩子自己做事。 其次,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家长要允许孩子试错,家庭更应该是孩子试错的场所;要培养孩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比如,学校布置了种植大蒜的作业,要求20天后拍照上传照片或视频。但是到了最后几天,大蒜枯萎死亡了,眼看着就要交作业了,孩子哭了,怎么办呢?家长找了对应的照片“充当”作业上交,孩子获得了“优秀作业”的荣誉,他很高兴。但孩子另一份隐形的作业却是不合格的,那就是品格。“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科学实验失败是正常的,我们要让学生在试错中成长,失败也是精彩的,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 十二月第3期 嘉宾 宁波市直属名班主任、宁波市李惠利中学教师 胡敏琦 宁波市新秀班主任、北仑明港高级中学教师 李淑宁 孩子的这些潜台词 你听懂了吗? 问:高考前,家长说哪些话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答:“成败在此一举!考得好,就能改变以后的人生!考不好,那就麻烦了!”“考得不好也没关系,6月份还有一次呢!”“再坚持一段时间,等你考完了,你和爸爸妈妈就都解放了!”……这些话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像戴上了一个无形的“金箍”,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负重前行,可能发挥不出最理想的状态。 家长不妨告诉孩子一些自我放松或提高专注度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深呼吸。紧张时会有一些杂乱的思绪,深呼吸可以快速帮我们平复心情。其实不光考前,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时,也可以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问:在考前,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说些什么话? 答:现实中,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孩子,家长要多用正向的语言,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拥有获得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此外,家长要用正向语言,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 比如,对于考试失利的孩子,家长要抑制自己说教的冲动,耐心倾听孩子自己对这次考试的看法和对成绩的分析,过程中别忘记给孩子一些温暖的语言回应,或者和孩子一起来反思当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孩子也会有情绪低落、不愿意和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这时,父母在孩子的床边放一个小纸条,或者把自己想和孩子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用心。 平日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孩子“妈妈永远爱你”“妈妈永远支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