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缤纷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戏卸得早,人生更美好”

“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走进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

同学们宣读《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张培坚)12月21日,宁波市2023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走进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通过生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宣读网络文明公约以及观看宣传画,让同学们树立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意识。

    本次活动由宁波市委网信办、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司法局、共青团宁波市委联合主办,宁波银行为活动支持单位。

    如果把网络比作江湖,这个江湖里会有什么呢?宁波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的邬维维警官从识别网络诈骗、防止信息泄露、避免信谣传谣三方面入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网络安全教育课。

    “在网络江湖里,可以把我们网警称作‘网络锦衣卫’。”邬警官用形象的比喻瞬间把同学们带入鱼龙混杂的网络江湖,“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同学们应该擦亮眼睛,不要碰任何网络赌博,出门不要乱扫二维码。”

    在讲到网络诈骗时,邬警官以电影《孤注一掷》里的人物举例,向同学们分析了温水煮青蛙式的诈骗手段。“永远转不停的账,永远到不了的款。”邬警官告诉大家,“APP上的输赢完全由诈骗分子控制。大家要保持清醒,提高警惕。日常如果有96110打进来,就要及时接听,这是全国反诈劝阻电话。”

    “实施精准诈骗,源于个人信息的泄露”“游戏卸得早,人生更美好”“网络是工具,聪明的人在网上发现,糊涂的人在网中沉沦”……讲课过程中,邬警官金句频频。她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揭秘了“网络江湖”隐藏的凶险,科普了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同时,邬警官也向同学们宣讲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叫侮辱性绰号;故意损坏教科书、个人财产;传播对方的谣言和闲话;讥讽、贬低对方相貌、家境等;画侮辱性的画;故意把东西贴在对方衣服后面使对方受辱。这些都是涉嫌校园暴力,请同学们遵纪守法,做校园文明人。”

    邬警官的宣讲让同学们收获多多。方艺潞同学表示,网络赌博的危害很大,回家要给爸爸妈妈宣讲。朱梓琪同学表示,从自我做起,不给别人起外号,远离校园暴力。

    “强国使命心头记,时代新人笃于行……网络安全靠你我,共筑清朗好环境。”活动最后环节,在场的同学们一起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了《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出拒绝沉迷网络的庄严承诺。

    据了解,自2016年起,宁波市委网信办携手相关单位,连续7年开展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足迹遍布全市15所高校、近600所中小学校,直接参与师生10余万人,覆盖网民超千万。宁波市委网信办采取“软硬兼施”“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治理模式,通过持续开展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编辑出版了《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多形式开展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努力提升未成年人的内在修为,增强其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