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政金师讲堂。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刘沪波 胡梦茜)12月25日,北仑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议签约仪式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围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宁职院携手北仑区教育局,将以“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惠互赢”为原则,打造“党建引领、机制保障、平台共享、课程支撑、师资互融、内外联动”的“合思政”品牌体系,融合“港通天下、港通未来”北仑港精神,致力于打造区域硬核思政教育,积极构建北仑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优秀范本,助推北仑“新和美”教育迈向新阶段。 “我们举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合作签约仪式,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北仑区教育局党委委员王挺介绍了其中的背景和意义。 王挺介绍了具体的工作举措,其中包括构建工作团队、定期开展研讨、成立建设联盟、创新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宁职院思政课教师选派下沉到中小学,阐释重大理论问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入到大学课堂,提供重要实践案例。”他表示,双方还将根据北仑区的独特区情和民情,共同打造具有北仑特色的思政课教材、思政课资源库、思政课堂。培育工作品牌“合思政”,形成创新合作成果,为北仑“新和美”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在现场,北仑区教育局同宁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北仑职业高级中学、北仑区霞浦学校等七所共建单位代表接受授牌。“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中,我们既要协作共建,又必须做好各自的角色定位,明确各阶段的思政任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各校思政老师之间做好螺旋接力。”北仑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黄效贺作为共建单位代表发言。 “人才培养是一个接续的过程,高校育才并非无源之水,离不开中小学的奠基和积淀。”宁职院党委副书记马苗金表示,要想形成优秀人才“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良好生态,高校要和中小学携手跑好接力赛;更需要“源头活水来”,抓好从源头预防到末端治理全过程,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