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教师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成长 从一次 “任性”开始

    从教26年,一半时间在做园长,经历了民办、公办、普惠、高端多类型的学前教育,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有一个思考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那就是:我的孩子们啊,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想,我应该让你感受到幼儿园是最好的地方,幼儿园的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天,幼儿园的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幼儿园的小朋友是最友好的伙伴。我一直在努力着,成长着。

    主持人         

    记者 王伟

    本期嘉宾       

    章丽

    宁波市名园长

    宁波高新区第二幼儿园园长

    致敬年轻时的“任性”

    “你为什么去宁波?”“你还去了民办并且寄宿幼儿园?”……作为当年全省为数不多的幼师大专生,本该顺利在杭州工作的我,却因为用人单位的一次招聘演讲,毅然决定来宁波,来到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国有民办寄宿制幼儿园。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学不断传来对我选择的疑惑声,对于他们来说,我真的很任性。但年轻的我,难以抑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尝试摆脱父母羽翼的呵护,有着一份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豪气洒脱。

    开学准备过程中,和领导同事一起搬桌子,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其乐融融,干劲十足。正式开学后,新入职老师要从生活老师做起,不仅要精心照顾孩子们24小时的吃喝拉撒睡,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时常左抱一个右拖一个,使出浑身解数,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建立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感,每天睁眼就在班级,晚上9点以后回到宿舍,依旧牵肠挂肚。对于当时自己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大孩子来说,这样的情况着实有点招架不住,几度抱着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的孩子,自己内心也处在破防的边缘,而我仍然任性地坚持着。

    如果说之前的任性选择,带着点冲动和懵懂,但一直坚持下去的这份任性,不仅让我体会到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的成就感,更是在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喜、同乐的日子里,学会了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更是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的专业能力,真正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成长,知其所思所想,解其惑、助其明。这也成为我后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财富。

    为一根棉签“买单”

    工作五六年后,我初入管理岗位,做了负责幼儿园后勤的副园长,一次突如其来的专项检查让我记忆犹新。

    相关部门在对幼儿园保健室检查时,一名检查人员找到拍摄人员,让其对着垃圾桶一顿拍摄,我上前一看,不就是一堆餐巾纸上躺着一根涂了药水的棉签吗?然而,检查人员对着我这个后勤负责人一顿问话,还快速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初任管理者的我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后背直发凉。后来,他们将处理结果告知园长,我才知道,幼儿园因为一根棉签被开了罚单,原因是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原来,医疗废物必须单独投放单独处理。

    虽然幼儿园处理了罚单,但是我深知,自己该为工作的不细致、不深入和不专业买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自己提升后勤管理能力,才能保障幼儿园保教质量。后来,我走访各大菜场,了解第一手菜价和菜品,监督配送公司高质量服务;记录保育员的一日工作流程,虚心请教工作要点,制定操作手册;将专业人员请进幼儿园,开展针对性培训等等。干一行专一行,并将之逐渐制度化,我和我的团队才能避免出现为一根棉签“买单”的现象。

    撬动园所生长的“支点”

    13年前,我被任命为高新区第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创园园长。十多年来,园所从规范管理到优质发展,成为如今的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实践园、浙江省现代化幼儿园、省一市六星幼儿园等,不得不说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个能点亮孩子们快乐童年,促进教师们专业成长,增进家园合作联动,从而撬动园所拔节成长的支点——手指游戏。起初只是研究在幼儿一日生活衔接期的一些活动,却发现手指游戏由于其有趣、易操作、低成本的特点,广受师幼的喜爱,然而当下的传统手指游戏内容、形式以及运用模式还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这也正好是一个契机,我便带领老师们开始了创意手指游戏研究之路。

    十年来,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家园、师幼、幼幼卷入式共学、共玩和共创,积累了丰富的手指游戏资源,相继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指尖上的智慧》《指尖上的韵动》《指尖上的艺术》三本书籍,不仅成为同行们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家庭亲子互动很好的内容,同时相关课题成果在获市规划、市基教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又获评了浙江省精品课程。创意指游还走进特殊儿童课堂,辐射到了青海、新疆的孩子们身上,更多的人享受到我们的研究成果带来的快乐,让我油然而生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那就是带着一群人坚持做好一件事。

    追求教育管理的“韵味”

    一天,有一个中班小朋友跑到我面前,斩钉截铁对我说:“园长妈妈,我想换一个幼儿园!”我心想,人小主意还挺大,赶忙问为什么,她说:“幼儿园每天的菜给得太多,我吃不完。”我说:“你可以跟老师说呀。”她却回答:“老师说要比一比谁光盘,那我就不能说了。”

    我先感谢她有事能找我商量,然后与她商量,容我处理一下,再由她决定在不在我们幼儿园。后来,我了解了情况,也统一了认识,那就是对待孩子不能“大一统”,对特别的孩子要做一些个性化处理。

    后来,我又问这个孩子吃饭的事情,问她还换不换幼儿园了。孩子告诉我不换了,事情已经解决了。

    看似一个透着孩子气的事件,却让我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要求一定是合适的吗?对于我而言,园长对老师们的要求一定是可行的吗?答案虽显而易见,但做起来并非易事。

    我尝试让孩子们有物管、有事管、有人管。三楼平台怎么改,要先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安全标志怎么做,孩子来决定;垃圾分类大检查,孩子来当稽查员。儿童文化在幼儿园不断生长。同时,赋权教职工,通过权力下放、任务分类、打包认领、多元参评的“分类参与式”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园所治理机制,目的就是让人人皆可管理,人人皆能管理。最终管理得好不好,大家说了算,形成园务随评、教职工互评、家长、幼儿、社区多方参评,做到定期反馈,及时跟进。

    园所管理如同“和美赛道”,在团结中竞技,在协作中奔跑。遵循节律之韵、个性之韵、和谐之韵、让师幼体验生活之味、生命之味、生长之味,这便是教育管理的韵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