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一起来看看这位老师的妙招

学生给家长写的“鼓励贴”。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如果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有可能逐步丧失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能力,教师应想方设法去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内驱力一旦被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就会被点燃,行动力就会更持久。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宁海县桃源街道回浦小学的芦丽萍老师为激发学生内驱力,用“表扬”“示弱”“鼓励”等妙招,调动孩子的学习动力。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特邀班主任

    芦丽萍

    宁海县桃源街道回浦小学 

    宁海县骨干教师

    用作业本上的“五星鸡”,激励学生认真书写

    学生故事:

    这学期刚接手四年级时,我发现班里字迹清楚的只有18人(全班共45人)。后来,我询问了几位同学,为什么写成这样?大多回答:为了尽快写完作业。了解到以前他们抄写生字词会一行抄4遍,学生觉得有点多了。因此,我就提醒他们,只要把字写端正,可以减少抄写的遍数。可最终,他们依然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无论我怎么提醒,都无济于事。

    我的介入:

    一次,我在批改学生抄写本时,突发奇想,在写得清楚的学生本子上打了五角星后,把这五角星变成一只大公鸡,成了一只“五星鸡”。

    当孩子们翻看自己本子时,都被惊讶到了:“看,我的本子上有一只昂首阔步的五角星公鸡!”“我也有!”……我顺势夸赞了一波:“因为你们的字干净、端正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呢,以后字迹清楚的同学,都会有小动物哦。”从此,每次作业交上来,字迹清晰、端正的作业本上,我都会画一个动物简笔画。

    从那以后,发语文作业本和抄写本就成了孩子们期待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想第一时间查看本子上是否有小动物。会是什么小动物呢?大家凑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甚至有的同学课间还临摹起这些小动物。三个星期后,只剩下两个同学书写不端正了(一位有先天性眼疾)。

    适时示弱,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学生故事:

    三年级的老师提醒我:“A同学课上坐不稳的,时不时会倒挂在椅子上(上半身躺地上,腿搁在椅子上),作业也经常完不成,成绩可想而知了。”于是,我对他就格外关注。开学初,座位没有排过,大家都随意坐,他就坐在了最后面一个位置,我们班有45个人,他总是独自坐在角落,我想要他坐在讲台桌边上,有利于管理他学习,就说:“你要不坐到前面来吧,在后面一个人孤零零的。”他摇头,干脆地说:“不要!”

    老师介入:

    何不用示弱的方法来试试?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芦老师没有同桌,你也没有同桌,我们凑到一块儿,你做我同桌呗,这样芦老师想要同桌帮忙的时候,就请你帮助,愿意吗?”他听了,先是一愣,接着眼睛一亮道:“好的,我很喜欢给老师帮忙。”接着,他就马上把桌椅搬到了讲台桌边上。

    我也不食言,有时需要发作业本或搬作业本,故意请他帮忙。在课上需要同桌之间相互完成的活动,如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相互听写时,他会主动找我。后来“同桌”两个字成了他的代名词,只要我说“同桌……”我还没说下面的话,他马上站起来,等待着提供帮助。

    学生故事:

    示弱给足学生成就感,让学生行为向好发展,这个“妙招”在B同学身上也受用。

    B同学是个一不称心就会发脾气的孩子,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秩序。一次,我在写作课上为增加习作素材,随机抽取三名学生,回答三题脑筋急转弯,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双倍的学习积分。他很想获得这样的机会,可是电脑随机抽取时,没抽到他的学号,他就开始发脾气:身体对着墙,脚把地蹭得吱吱响,手故意把书翻得哗哗作响。周围同学不断地看他。

    老师介入:

    我先冷处理,等到下课时,我对他示弱道:“芦老师看到你平时都是积极参与课堂,这么有智慧的你,能帮芦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他低头不语。我接着说道:“这堂课你很不容易,把机会留给了其他同学,自己后来就静静地看书。你是怎么做到短时间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呢?我得把这个好办法教给隔壁班的老师!”

    他半信半疑地看着我,还是没回答。最后,我坐在他对面说:“真的,我很想你帮我解答呢!”他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的手说:“对不起!芦老师,我太想得到学习积分了,没叫到我,就生气了。后来我回想这事,觉得不应该生气,还有很多同学与我一样没有回答的机会,但他们都没生气。”

    我开心地说:“哇!你太了不起了,通过复盘事件,找出控制自己情绪的办法。谢谢你帮我解答!老师也相信你以后会成为管理情绪的主人!”从此,我果然看到他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鼓励贴”加持,孩子哪里不好我就往哪里鼓励

    示弱只能在某一个点上解决问题,要有持久的内驱力,还得不断鼓励,看见优点去肯定他们。口头鼓励容易忘记,那书面的呢?可以保留下来,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鼓励贴”就应运而生了。

    “鼓励贴”顾名思义就是把鼓励的语言写在小小的便利贴上。我写“鼓励贴”方法:描述事实+看见其中品质+表达相信。孩子哪里不好我就往哪里鼓励。

    学生故事:

    C同学的字看起来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胶水粘出来似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粘连在一起,根本看不出来是啥字。而D同学背书很慢,总说自己记不住。

    老师介入:

    有一次,C同学抄写词语,有三个字笔画基本没粘连时,我马上给他写鼓励贴:“你今天的抄写中‘豌、按、舒’3个字写得真端正,能把这几个字写得那么清楚,相信你其他字也能写清楚的。老师期待着你的字越写越漂亮!”果然,C同学的字渐渐清晰起来了。

    我给D同学的鼓励贴写道:“你在这堂课里就能把刚教完的古诗背出,太厉害了。相信背其他课文也不是难事了,可以分段背哦,试试吧!”渐渐地,他把落下没背的课文跟上了。

    当我经常给学生写鼓励贴,学生也能范水模山,用“鼓励贴”的方式给爸爸妈妈写。这学期家长会上,孩子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鼓励贴”、写心里话,并装进自己精心设计的信封里,给爸爸妈妈们带去一份惊喜。

    班主任说

    如果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这无疑是把缺点强化,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和动力。现在我常吹“鼓励”风,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向日葵园子,孩子们积极阳光,这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潜能,激起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每一个孩子的优点都被看见,并被肯定,再被强化,这一系列良性循环,给他们带来满足感、成就感,自然而然就能激发其内驱力,点燃了他们心中的那一把火。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