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差错,需天天“消错”

    1月3日,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分别为:一、“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二、“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十、误把“土耳其”当成阿拉伯国家。

    (1月3日中国新闻网)

    《咬文嚼字》自2006年起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已有18年历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年要产生海量信息,一些网络平台、自媒体如短视频等,缺乏相应监管,欠缺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敬畏意识等,带来的语文差错自然不少。《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年度语文差错,且都能挑出较为典型的语文差错,就尤显可贵,如同是“一股清流”。

    像“多巴胺”的“胺”,正确读音是àn,但有不少人都误读为ān,此次被《咬文嚼字》编辑部正误,并列为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之首,正是因为误读的人太多,“流毒甚深”,是语林“顽疾”。而像“卡脖子”的“卡”正确读音是qiǎ,却被误读为kǎ;“账号”误为“帐号”;“蹿红”误为“窜红”等,都是很为常见的语文差错,不仅出现在2023年,以前就已有之,希望这些语文差错今后不再上榜。

    而像“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宇宙飞船”误为“航天飞机”;误称“支原体”为病毒等差错,则往往出现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导致这些差错被无限放大,造成谬种流传,带来恶劣影响。对这些广为流传的语文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很有必要。

    对语文差错纠偏,是在净化语言环境,是给语言使用环境“消毒”,是在清除语言之林的“蠹虫”,一年一度评选语文差错,就是对语文“定时消毒”,对语文“蠹虫”“年终算账”。俗话说,旧账不能跨年,要让这些语文差错也不能“跨年”。

    要正确使用语言,保护我们的母语,防范谬种流传,总结年度语文差错很有必要,但又远远不够。不能让《咬文嚼字》年年“孤军奋战”,还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媒体、网络平台、自媒体等,能够严格把关,对语文差错零容忍,需要365天持之以恒的“消错”,需要每个人都成为“语林啄木鸟”。也要重视语文教育,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提升公众的语文素养。希望“年度语文差错”的发布能够唤醒各方对语文差错、母语文明的重视,作出示范,打响向语文差错开战的重要一枪。要让语文差错越来越少,让母语文明得到更好传承。戴先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