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年级同学表演《曹冲称象》。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毛佳巍 姜鹏)“‘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这是元代诗人刘百熙对赵州桥的赞美,而‘碧玉环’指的就是赵州桥的桥洞……”1月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形状妙用”的演讲在鄞州区惠风书院体育馆内开展,从拱形古建筑到古建筑中的方圆之道,从千年古桥到巍巍宝塔,学生们精彩有趣的分享,让台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这是惠风书院第四届数学活动周上的一幕,当数学与传统文化擦出火花,学生们体悟到了数学的别样之美。 “我们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了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惠风书院教学中心负责人侯燕妍介绍,在本次数学活动周中设置了拼图大师、趣味数独、传统数学故事表演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形状妙用”“中华传统中的圆”等演讲分享,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上台展示中,进一步感悟数学中的传统文化底蕴。 “我们为大家分享了刘徽与割圆术的‘前世今生’,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们都觉得古人太有智慧了!”607班的邬晨彦对于自己小组的分享深有感触,“原来数学并不只是简单的公式、定理,背后还藏着这么多知识。”和邬晨彦一样,连续一周来,惠风书院的学生们都沉浸在数学的无限魅力中,学习数学的热情空前高涨,这让老师们喜上心头。 据悉,接下来,该校还将持续挖掘新式的“多场域”教学模式,搭建数学和人文之间的桥梁,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