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项目化试题“三远”意蕴

——以宁波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卷第22题为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陈家晶

【摘  要】 为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学业评价中可以积极探索“项目化试题”的命制,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核心素养”为导向,“立德树人”为旨归,呈现出项目化试题命制中的“平远、深远、高远”三大意蕴。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项目化试题

2022年版新课标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倡导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化”评价。“品卷如品山水画”,本文以宁波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学科试卷第22题,探寻项目化试题的命制中“平远、深远、高远”三大意蕴。

真题再现:

22. (8分)某校开展“在宁波遇见宋韵”主题研学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我观察,寻找“海派”渊源

(1)根据图1,指出宁波打造“海派宋韵”文旅品牌的历史因素。(2分)

·我发现,寻找“海派”渊源

(2)依据图2,模仿下面示例解密研学路上的两个“宋韵”线索。(4分)

【示例】我发现:万斛神舟是千年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船。

我认为:宋代是一个造船业发达的时代。

·我建议,擦亮文化“名片”

(3)为助力宁波宋韵文化推广,请你设计一个文化体验活动。(2分)

一、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观平远之意象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项目化试题命制中应积极创设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近及远地构建“我与自身”“我与自然”“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等真实生活情境,让问题生长在真实情境之中。

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打开时代之韵。试题以“宁波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这一地方时政热点为命题素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增强试卷的时效性,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的素养。

用沉浸体验的方式打开学习之道。坚持“以评促学”,采用直观的、立体的、多元的呈现方式,建立起教学评之间的有效链接。“在宁波遇见宋韵”主题研学活动增强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了与日常学习生活真实而具体的连接,让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自然而然地发生。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悟深远之意味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坚持“依标命题”,在情境任务、评分方式的设置中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涵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素养生长在解决真实问题和任务之中。

用聚焦问题的方式打开思维之门。设问是命题者架起的一座“桥梁”:引学生从学习的“此岸”走向解答问题的“彼岸”;设问也是命题者搭起的一架“梯子”,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引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22题以研学的方式呈现,从我观察、我探索、我建议三个环节入手,层层递进,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设置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提炼能力、迁移运用能力,体现思维水平的螺旋上升。

用综合开放的方式打开“双减”之策。坚持“以评促教”,难易适中、适度开放、兼顾选拔甄别功能,在考试评价的改革方向中为“双减”政策的落地赋能。

一是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图1宋代海外贸易图直接来自于教材,体现了对教材的回归与尊重。图2创设研学路线图,站位学生视角去思考、去设计、去创制试题,图文并茂,减轻学生阅读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在趣味形式中增进认知体验。

二是注重对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第(3)问设计宋韵文化体验活动,加强学生的知行体验,通过捕捉、欣赏、尊重学生有创意的、独特的表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又如第(2)问设置了“可选择”的答题任务,让学生在答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问题作答,充分“扬长避短”,关注并鼓励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展示自己的学业优长。

三是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通过对历史地图和研学示意图的判读,落实地理学科“区域认知”和历史学科“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

三、以“立德树人”为旨归,赏高远之意境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试题命制应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在试题的创设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力图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自省内化,通过字里行间的文字图示和潜移默化的情境导引实现知行合一,增进对祖国、对民族、对文化、对我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用小中见大的方式打开家国之情。从空间区域上采用“经纬交错”的方式,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探索。通过一地、一城、一次研学,打开千年宋韵。在“寻·宋时明州”中,以全地域的视角“跳出杭州、浙江看宋韵文化”(引自陈野著《宋韵文化简读》P5),通过观察“宋代海外贸易图”这一历史地图中所反映的史事发生与变化的时空环境,寻找宁波的“海派”渊源,感知当时的海外贸易、中外交流以及由此带来的开放包容、海洋文明要素等宋韵文化的重要特质。在“探·宋韵甬存”中,以全领域的视角“跳出文学艺术看宋韵文化”(引自陈野著《宋韵文化简读》P5),通过探索宁波宋韵文化研学打卡点上的宋代历史遗存,解密宋韵线索,进一步感知宋代各领域的物质之韵、匠心之韵、智识之韵、审美之韵等,充分感知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厚植家国情怀。在“助·宋韵流芳”中,以全视域视角“跳出两宋时期看宋韵文化”,通过设计宁波宋韵文化体验活动助力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中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用以史鉴今的方式打开信仰之力。从时间上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试题内容依照一定的人类历史发展时序,循序渐进,徐徐展开,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联系。通过宋韵串联古今,运用大概念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感受文明在创造中转化、创新中发展。

“平远”代表着广度,“深远”意味着深度,“高远”决定着高度。项目化试题的命制与答题的过程,应该是一场有温度、有情感、有灵魂的旅程,是师生见识、智慧和价值观的生成和传递,是建构知识、提升情感、发展能力、获得智慧、生成意义的自觉践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