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甬高校陆续进入寒假。大学生返乡,他们的学习场景由学校转到社会,身份由大学生变成“大人”,思考的问题从“专业学习”变成“自我探索”。 那么,一个多月的寒假生活要怎样过,才能给大学生以积极正向的引导? 1月19日,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发布《2024年寒假指导手册》。这份“寒假通关攻略”包括规划人生、感悟社会、励志成长三个模块,10项活动,以必做和选做的方式,为阳明学子寒假充电赋能。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冬晓 涵盖实践与成长 三个板块10项活动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是专门负责全校按学科大类培养的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专业分流工作的二级管理学院。学院有380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是大一新生。“05后”进入大学,经过半年适应,逐渐走向独立,随之而来的也有困惑。 “这种困惑有对专业学习,和成长规划的困惑,也有集体生活、人际交往的困惑,还有在信息洪流时代对网络声音和真实社会孰真孰假的困惑。”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学工部主任周玉员是《2024年寒假指导手册》的负责人,他和阳明学院辅导员老师们一起设计了这份寒假指导手册,希望大一新生在寒假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打卡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让“05后”大学生们有所思考和成长。 这份指导手册,设计了实践、规划、成长三个板块。 “感悟社会”篇中,鼓励返乡大学生走进乡村探访共富,或打卡红色景点感悟初心使命,或走向社会打零工、参与实践来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探明未来的职业方向。 “规划人生”篇,学院邀请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斯蒂文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姚育东开展了以《目标、策略、行动: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主题的讲座,从目标、能力、习惯出发,指导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规划人生。 “励志成长”篇中,设计了学会学习、学会科研、学会阅读三个板块,通过组建学伴群,朋辈学习指导群等,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帮助。 补足短板探索自我 这些活动充满巧思 “往年我们会推荐书单,让学生根据兴趣阅读。今年做了改变,学院邀请鹿鸣书友会和聆心工作坊的老师作为导师,带领同学深度阅读《非暴力沟通》。”周玉员说。 之所以指定这本书,是因为老师们发现这群“05后”学生脱离家庭,进入集体后暴露出的“人际沟通”短板。 “最常见的,大家住在一个寝室,学生晚归影响到早睡的学生,空调开的冷风让人不适应,怎么去协商?怎么提出自己的诉求?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沟通,憋久了爆发出来,又会引发矛盾。”周玉员关注到这一现象,指定阅读《非暴力沟通》。 “希望大一新生们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情商。”领读导师、宁大阳明学院辅导员买思思说。 此外,21天行为习惯养成,也从之前的运动打卡,扩展到打扫卫生、烧菜、学习一种乐器,获得一种技能等。“我们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发掘自己的潜力,探索自己的爱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周玉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