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继放榜。作为英国顶尖的两所大学,牛津、剑桥的录取情况总是引人关注。到目前为止,宁波共有4名同学收到了牛津和剑桥的offer,其中2人被牛津预录取,2人被剑桥预录取。 一起来看看这4名同学的“不一样”和“共同点”。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康子瑄 宁波效实中学白杨校区学生 牛津大学 法语和语言学专业预录取 康子瑄从小就表现出了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兴趣和天赋,这或许与他的家长从事相关工作有关。 他从小学开始自学日语,高一时顺利通过日语N1级(日语能力测试的等级之一,也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级);初中开始自学法语,高二拿到法语AP满分5分的成绩。 进入高中后,尽管学业繁忙,康子瑄也没有停下追逐语言梦想的脚步。高一时,他参加了语言学奥林匹克国赛,里面涉及很偏的一些语言,但他能通过积累和推理进行解答,最终获个人前30%、团体15%的成绩;高二暑假,他参加了哈佛大学历史语言学夏校,以最高等第结业,期间表现出来的能力受到了哈佛教授的肯定。 除了日语、英语和法语,康子瑄还涉猎俄语、德语、芬兰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广泛研读语言学著作和论文数千篇,并积极参加各种语言交流活动,包括在网络论坛撰写语言学相关文章,参加语音学及音系学科研项目,撰写并发表论文等,以此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他的班主任郭洪涛老师说:“康子瑄同学思维缜密、敏而好学,学习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尤其在语言方面天赋异禀。” 康子瑄说,目前他的主要研究兴趣为音韵学,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相关构拟及句法学,之后会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张浩哲 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学生 牛津大学 数学和数统专业预录取 九年级之前,张浩哲和他的家长做出了一个选择,从公办学校转到了赫威斯肯特的四年制美高班。热爱数学的他,在美高的九、十年级基本完成了国际高中的数学课程,并提前学习AP微积分、AP线性代数、AP电磁学等美国大学的选修课程。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张浩哲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说:“数学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学科,因为它创建的世界严谨、简洁、美丽。我经常会沉浸在数学学科的探索里,花时间做额外的阅读思考和练习。也参加了一些夏校和研究项目来进一步探索,学习了统计、物理和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来拓展数学的应用。” 张浩哲说,在英国的申请里,笔试和面试都在测试你是否有能力和热情学习你选择的专业。学术成绩很关键,当然不是唯一,也要关注自己的全面素养,如领导力、沟通力、创新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方面,他是校学生会主席,也是校广播站和数学社的创建者,学生会、俱乐部和社团的活动提高了他的综合素养,多次的历练也造就了张浩哲如今侃侃而谈的口才,在学校里,他曾多次向学弟学妹以及家长们做分享。 金成浩 镇海中学国际部学生 剑桥大学 工程专业预录取 “在国际化教育体系中,科学定制符合自身特长和职业方向的学习计划,高效管理利用时间,这些都特别重要。我们需要合理平衡学科学习、雅思备考、竞赛参与的关系。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来拓展兴趣领域。”金成浩说。 高中三年,金成浩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当前普及的人工智能工具虽然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但其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仍有很大的局限性。我期望在大学期间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在工程领域的未知可能性。我希望能为人工智能在机器人开发和电子电气工程等领域的拓展做出更多实质性的贡献,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地球环境出一份力。” 为此,他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因为热爱,金成浩还在学校里组建了人工智能社团。金成浩的升学指导卢老师说,这是一个有目标、有自驱力,且行动力极强的学生,他怀揣着对人工智能的梦想,在各类理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卢老师记得,高一暑假时,金成浩参与了一个机器人科研项目,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学,他主动与海外大学生组队进行研究。尽管面临时差带来的困难,他仍然乐此不疲地熬夜查找资料,充实自己。“我问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困难模式’,他说‘我想多学点东西’。” 张书豪 华茂教育IBDP学生 剑桥大学 工程专业预录取 从四年级到十二年级,张书豪在华茂IB学习了九年,如今,他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在华茂国际学校校长叶斌眼中,张书豪是一个特别“稳”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挺强,是一个“六边形战士”,在学校所注重的“思考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社交技能、沟通技能和研究技能”发展与跨学科探究学习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喜欢钻研,这个习惯他从小学一直保持到了高中。学习上没有特别的偏科,文理都挺好,有点追求完美,时间管理做得特别好,他清楚了解升学的各个时间点,提前做好时间分配,主动与升学指导老师沟通讨论。”叶斌说。 雅思满分9分,张书豪拿到了总分8.5分,他说要感谢IB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让他没有特别培训就收获了高分。 尽管看上去文理都挺好,但张书豪自己知道,其实内心他还是更喜欢数学和物理。“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强项以后,在这方面更努力一点,慢慢就会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比如我喜欢数学物理,但相比理论研究,更爱与制造相关的内容,所以最后选择了工程。” 明确了方向以后,升学指导老师向他推荐了一些工程类的英文阅读书目,张书豪再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完一章,他会做成PPT,然后到校长办公室,面向校长和部分老师用英文做介绍。“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吸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点很重要。”校长叶斌说。这样的训练,也让张书豪在面试时更加从容。 “其实最后的申请季,压力还是挺大的,心态与时间管理确实很重要。”因为初中有一次作业做完了忘记提交,张书豪得了一次零分,从此他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迟交作业的情况。压力大的时候,他也让自己放松一下,比如听会儿音乐,打会儿游戏,但都会控制好节奏、安排好时间。 ■新闻多一点 关于“预录取”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招生录取分为三个步骤,即面试(面邀)—预录取—录取。一般面试会在前一年的12月中旬之前开始,能够拿到面试通知的,一般只有申请人数的一半左右。 面试会淘汰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根据往年的数据,面试通过的比例大概在1/4至1/3之间。面试通过的,学校会发放offer,这就是预录取。但这还不是最终的录取,而是有条件的录取,因为此时,有一些国际考试或者语言成绩尚未出来,或者有的专业需要学生达到特别的要求,一般到三四月份,学校才会发放录取通知书。 从预录取到最终录取,期间依然会有小概率风险,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期达到预录取通知中的要求,问题并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