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拼布的初次相遇 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晖校区303班 任艺诚(证号2415748) 指导老师 王淑芹 在非遗文化之中,拼布艺术是不是让大家感到非常新奇呢?今天我跟三十多名小记者来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一起感受拼布艺术的魅力。 我们刚一踏进拼布艺术工作室,惊叹声此起彼伏。到处都是精美的拼布作品,有精致的《本草纲目》,有绚丽的挂画,还有惟妙惟肖的葫芦挂件,真是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令我惊叹是,连庞老师的衣服也是拼布做的。拼布的千变万化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今天我会把布拼成什么样呢? 当我坐在缝纫机前,既紧张又期待,这可是我第一次接触缝纫机,对我来讲充满了挑战。庞老师用镜子的夹角成像原理,通过放大、缩小和移动,让我们看到了像万花筒一样的图案。这样新奇有趣的课堂让我瞬间忘记了紧张。跟随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制作拼布杯垫的基本方法,这时的我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当我自己开始制作杯垫时,发现原来缝纫并不简单,一会儿缝偏了,一会儿线逃走了,弄得我手忙脚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终于完成了第一件拼布作品杯垫。那繁花似锦的图案映入眼帘,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我的心血,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这一次与拼布艺术的亲密接触,让我感受到“拼”的智慧,它教会了我耐心、细心和创意,我会继续探索和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繁花·拼布”研学活动 鄞州区下应街道中海小学601班 赵骏彦(证号2413409) 指导老师 方静飞 今天我参加了宁波晚报举办的小记者大课堂的“繁花·拼布”研学活动。 一到校门口便看到了研学活动的老师们,老师们介绍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以时尚纺织服装职业教育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我一眼望去,好几幢气势恢弘的建筑物矗立在校园里,冬日和煦的阳光为它们披上了金色的暖衣……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老师们走进了教学楼。我们在拼布教室里听了“百布衣”的故事:3到5岁孩子的家人去邻里收集碎布,把碎布洗干净后,剪成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再用针线一块一块拼接起来做成的衣服。在孩子成年之后,他要还每户人家一卷布。这充分体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传统美德。 纺织学院的庞冬花老师向我们演示如何制作杯垫,同时提醒我们:踩踏缝纫机时要注意看布的一边是否与压片夹的一边对齐。我先把缝纫机的压片夹打开,按我喜欢的图案把布片摆放好,然后把针向上抬起,脚小心翼翼地踩踏压力板。我踩完后,布上出现了一排细腻的针脚,两块布便拼在了一起,成了一幅对称图形。接着我把剩下的布片都拼好了,把多余的毛边也修理整齐,最后用熨斗烫平。就这样,我的拼布杯垫就横空出世了。看着六边形的杯垫,我心里暗暗赞叹——完美! 从《繁花》到“繁花”,我们把一块布“玩”成了一件艺术品。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明白了:原来用细小的针可以代替笔,用布料本身的色彩与图案为画,可以缝制出一件件独特又美丽的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