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老师与孩子们。 |
名师,是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名师资源需要充分传播与共享。教师的日常工作很琐碎繁杂,同时需要在教学中用心观察,不断实践和及时反思,才能不断提升育人理念和教育智慧。邀请您来到“名师面对面·名师悟道”,一起来看看名师的教育故事。 主持人 记者 王伟 整理 讲述人 杨世扬 宁海县深甽镇中心小学 宁波市小学语文名教师 “我要当林茜茜” “我要当林茜茜。”浩浩说。 一天放学时,浩浩一个人背着书包,拎着校服,晃悠晃悠地走在前面。有孩子想让他归队,他充耳不闻。于是我快步走上前,搂着他的肩膀问。他这样说。 什么?林茜茜?我有些惊讶。 “林茜茜是一个只会学习的孩子,其他什么都不会!” “那不太好!你既要向林茜茜学习她的好学,又要什么都会的呀!” “我做不到,只想像林茜茜一样,只会学习!”浩浩叫道。 最近我们在阅读《我是升旗手》,看来浩浩已经深陷其中。他已经完全把自己想象成林茜茜这个角色了,在角色中痛快地做着林茜茜的事情。 来到接送区,浩浩妈妈看到我迎上来。我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与浩浩的状态告诉她。她听后表示担忧,同时告诉我浩浩在家里的一些状况: 通常作业完成后,她会把手机给浩浩用一下。但是浩浩马上会沦陷,在虚拟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有时候看书也一样,看了之后,就把自己当成了其中的一个人物。很多孩子会区分自己与书本中人物的不同,但是他不会,他会混淆。而且越是阴郁的角色,他越会关注。 听了浩浩妈妈的一番话,看着坐在电瓶车上陷在自己世界里的浩浩,我的心里泛起了丝丝同情:怎么帮他分辨现实与虚拟的区别? 看着浩浩妈妈满面愁容,于是我们聊起了解决的办法,比如在家里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运动,让沉迷于书中世界的浩浩走出来。“嗯,去试一试。希望能够有效!” 晚饭后,浩浩妈妈发过来儿子的两张活动照片:一张是跳绳照,一张是专心致志拼乐高照。生活的快乐洋溢在这张胖嘟嘟的圆脸上。这个要当“林茜茜”的男孩真是可爱,可是要走出“迷雾森林”需要一段时间,因为那里太错综复杂。 “我没有爸爸的爱” 午饭后,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挪到我的身边,抬着头,睁着大大的眼睛,郑重其事地说:“老师啊,你作为老师不能那么凶的。” 细想,我最近好像对他是凶了一点!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把课桌打理干净,上课的时候不随便说话,正常听讲、回答,老师就不会那么凶了。”我说。 他眼睛眨巴了几下,思考片刻:“那你应该跟学生讲道理啊!” “对于很多孩子,老师们一直都讲道理的,不是吗?他们甚至都不用老师说,都可以做得很好!”我耐心地说。 浩浩眼泪汪汪,很委屈地喊:“我没有爸爸的爱!”泪珠挂在他圆嘟嘟的脸蛋上。 这段时间,浩浩陷入了“道理森林”误区。他会通过课外书以及母亲跟他交流的一些道理,然后跟其他人普及他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比如会跟他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对我温柔点”等,这些道理与他都有莫大的关联,诉求很是强烈。 浩浩从一个“森林”进入了另一个“森林”。每一个“森林”的每一棵树,每一个坡,每一个坎,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问题,在那里,他会徘徊很久,很久…… 那天晚上跟浩浩妈妈通过微信聊了很长时间。我们既聊到浩浩回家后的教育,在学校的相关情况,也聊到了原生家庭。 浩浩妈妈说,有时候她狠狠地批评了儿子,浩浩会拿优酸乳给她,主动寻求谅解,说:“你骂也骂了,我们和好吧!”这点在浩浩身上体现得很明显。诸如他会不断地说“求你了”等字眼,那是因为他生怕失去他人的爱,所以他总是表现得很卑微,很柔弱,很无助。正如他妈妈说的那样,“残缺的家庭,在他心里已经埋下了深深的烙印。” 拿什么去爱他,才能帮助他走出“迷雾森林”呢? 送你一朵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丫,奖励你有勇气,主动来和我说话……”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做趣味横生的教育人,在乎每一个孩子,常记得送学生“一朵小红花”,像一缕阳光照拂孩子们的“心之芽”,让他们感到生活明朗、未来可期。 在闪光点处,送上小红花。夏丏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不应该总用苛刻的眼光去挑剔孩子,重要的是教师应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浩浩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凡有手工之类的作业,他也能兴致勃勃地完成。他的那把小椅子,我一直珍藏着。他尤其爱阅读。浩浩的妈妈在图书馆工作,每逢周末,都会带他去图书馆,这一天,他都会沉浸式阅读,而且什么书都爱读。学校的走廊尽头有敞开式书吧,一到下课或者午间,都有他的身影,所以每当看到这样的浩浩,我都会在班级里当着全班同学送上鼓励的小红花。他妈妈也很支持班级里的每一项活动,与任课教师一起携手做评价与奖励。让他渐渐摒弃“这没用,那没用”的思想意识,进而相信阅读在愉悦思想的同时,也会影响他人,信心也在不断地建立。 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去激发一种同过去的“自我”、同外部和内部的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信心和力量,从而达到改变自我。 在接纳中,送上小红花。每个孩子应该是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情进入学校的,包括浩浩。可是,为什么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却成为他的苦恼呢?就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固有的评判标准。久而久之,使他们在异样的眼光中,变得自卑。我们应尽量换一种评价方式,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 一日,浩浩走进我的办公室,从书包里抖落出一份心意书信,递给我,并让我原谅他。我自然是接受的,并鼓励他做好自己。 这个早上浩浩表现得很有参与意识,在听,也在回答问题。互动中,我们互相接纳,我接纳那个向好的浩浩;浩浩由拒绝接纳他人的想法到接纳不断给予小红花的我。 我知道这样的浩浩不一定能坚持很久。但是他一定会在阳光下,敞开心扉。那双眼睛在闪烁,就是希望的所在。 在融入中,送上小红花。浩浩的迷茫很大原因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他不知道如何融入群体生活。在缺少爱的环境里,导致他缺乏安全感。玩着玩着,他就陷入孤独的圈里,心里却无比希望融入集体的生活中去。 所幸班级里一些女生始终在帮助他,看到他的书包乱了,会帮着收拾;看到他的课桌脏了,会帮着擦拭……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彼此温暖。还记得几次上课时,他因精彩的表现,融入了群体的学习。每一段旅程都在记录他的改变,每一段改变都值得一朵甚至更多的小红花。 伙伴的友爱与包容是一种融化,正是在一个不断磨合、向上的群体中,他的内心世界才会被打开。等待的结果或许暂时让人不能释怀,甚至大失所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阳光照进森林,他的丛林世界,一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