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艺谭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馄饨情结

□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李芸霞

我从小就爱吃面食,而在林林总总的面食中,更偏爱的非馄饨莫属了。

薄而滑爽的馄饨皮里裹嵌着鲜美的肉馅,两者完美结合,在我看来乃是人间之绝味!最好吃的还是那一根根细细的蛋丝,可能因为一客馄饨就10个,蛋丝更是少得可怜,所以那味道因为稀缺便升级了。如果再加上一丢丢猪油的馄饨,那感觉整个人生都圆满了。

自有记忆起,父亲就会一个星期带我去吃一次馄饨,那是当时宁波街头为数不多的一家国营包子馄饨店,位置在现在的鼓楼附近,名称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一个老邻居在那里包馄饨。她包馄饨的速度令人咋舌,我每次去吃之前,最喜欢的就是趴在窗口,看她以我肉眼看不清的手速包着一个个馄饨……

当时的馄饨也就几角钱一碗吧,但对于工资收入不高、又一向省吃俭用的父亲来说,每个星期都要带女儿吃上一客馄饨,还是“肉疼”的。但这仿佛成了我和父亲之间不成文的约定,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哪怕父亲刚上完夜班回到家,他还是骑着那辆破旧的26寸凤凰牌自行车,驮着我去那家馄饨店。而每个星期天也成了我最期盼的日子,因为那天我能吃上我最喜欢的馄饨。每次刚走出馄饨店便又开始盼望着下一个星期日的到来,这已成为我童年时代最开心、最有盼头的一件事了!

记忆中,父亲每次都是陪着我吃,这个“陪”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跟着我一起吃,其实就是看着我吃。一度年幼的我以为父亲不喜欢吃,慢慢地长大了,我渐渐地明白馄饨里沉甸甸的父爱,以及他对自己的极度节约甚至苛求。于是,我就会另外再拿一个空碗,舀出几个逼着父亲一起吃。

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前,父女俩你一个我一个地分享着,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以至于现在每次吃馄饨,仍会回想起当年的那一幕幕。

或许是受我影响,现在读高一的儿子也是从小视馄饨如命,爱吃得不得了,每周四的早餐必定是我亲手包的馄饨,百吃不厌。

现在仍保留宁波老底子味道的馄饨店已经为数不多了,“十六格”“味一”因为较为正宗,所以便经常光顾,是那里的常客。一则爱吃,二则图方便,三则经济实惠。相比其他饭馆酒店的费用支出,吃包子馄饨那真的是再经济实惠不过了。

对于一向厨艺不精的我来说,学会包馄饨是我给自己立的第一面Flag(意为旗帜、目标)。既能满足我和儿子的食欲,又能作为家中常备的一道吃食,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你来我家,打开冷藏室很可能是空空如也,但冷冻室里必定有我闲暇时包的馄饨。

对于挑食的儿子来说,我前期包出来的馄饨没少受他的各种挑剔和鄙弃,但在这件事情上我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耐心,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调整肉馅的配方,一次次地总结改进……终于包出了儿子口中“还不错”的馄饨。

小小的馄饨,三代人的情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