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家长帮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口之家的相处之道:
注重沟通 学会聆听

三个孩子一起看书。

分享人: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小学学生家长 林晶晶

我们是一个“闹哄哄”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上小学的姐姐和一对刚上幼儿园的双胞胎妹妹。

以前,我跟孩子爸爸都是急性子,碰到孩子间闹矛盾,都是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不会去深入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以至于孩子们容易情绪化。

记得两年前的一天晚上,两个双胞胎妹妹坐在客厅沙发上咿呀学语。姐姐凑近脑袋,拉起她们的手,试着用婴语沟通。这原本是家庭生活中温馨的瞬间,但就在我离开的半分钟后,气氛骤然大变,双胞胎妹妹突然哭得稀里哗啦。

爸爸最先听到声音,从书房里走出来,习惯性地将过错指向了姐姐。看大人当众呵斥自己,慌乱中的姐姐绷不住了,跟着哭起来。三个孩子同时哭成泪人,场面一度混乱。我马上跑回客厅,使了个眼色给爸爸,这时爸爸也意识到自己的第一反应过于偏激,没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把问题归咎于姐姐,这是不对的。

随后,我把妹妹们带进房间,留爸爸和姐姐在客厅。在房间里,我安抚好两个孩子的情绪,同时悄悄关注着爸爸的下一步动作。

留在客厅的姐姐还在抽泣,我看到爸爸把姐姐轻轻地抱在了腿上,一边心疼地抹掉孩子脸上的泪水,一边温柔地说:“宝贝,对不起,爸爸太着急了,不该这样说话。现在,我非常愿意听你说说刚才发生的事。”

听到爸爸的语气缓和下来,姐姐渐渐停止抽泣,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很好,情绪已经稳定了,这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只是,姐姐的心情还无法平静下来,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爸爸见姐姐没有任何话语,也没有失去耐心,静静地抱着。此刻的爸爸也在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过了些许时间,孩子抬起头,委屈巴巴地看着爸爸说:“爸爸,我刚刚很伤心,因为你说是我的问题,但不是我把妹妹们弄哭的!”

看到孩子眼含泪水,爸爸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声说道:“哎呀!糟糕!我今天做了糊涂蛋!我好后悔!能不能给我个机会呢?”一听爸爸这么说,姐姐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原来,这对双胞胎妹妹开心过头了,手舞足蹈,打到了对方。姐姐的第一反应是哄着妹妹们,但是不在现场的我们,赶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好在爸爸很快转变了态度,静静地听姐姐讲完事情的前后经过,还时不时地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增强沟通效果。父女的沟通在姐姐的笑声中完美画上了句号。

这次突发事件是对我俩的“灵魂拷问”。一直以来,我和爸爸总觉得孩子还小,很多道理她们都不明白,所以沟通非常有限。其实,一个家庭最好的相处模式,都是从沟通开始的。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当孩子开始牙牙学语,也正是我们第一次做聆听者。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给予适当回应。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微妙地改变。

现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孩子们都愿意主动跟我们交流,性格也稳定、平和许多。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