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成长期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续7年全国排名第一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宁波破百

如今,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000多种水表产品,服务全国2300多家自来水公司,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

3月11日,随着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结束公示,宁波制造再度跻身全国“顶流”。“冠军”总量104个,连续7年在全国各个城市中排名第一,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破百的城市。这104家企业,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全球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中国制造的排头兵。

回看过去,在工信部公布的首批10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宁波仅2家入选,占比1.9%。2017年9家、2018年21家、2019年32家、2020年45家、2021年63家,2022年83家,2023年104家。8年过去,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出约占全国7%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有人可能会问,全国制造业实力雄厚的地方不少,为什么宁波在“单项冠军”的比拼中独占鳌头?打造“单项冠军”,除了企业自身缘故,和它所处的环境有无关系?我梳理资料,总结了一些关键词,和大家聊聊。

主讲人 宁波市海曙中学 龚迪颖

关键词:宁波帮

“四明据会稽之东,抱负沧海,枕山蔽江,重阜崇岭,连亘数千里。又为海道辐辏之地……商舶往来,物货丰衍。”四明山麓、甬江之畔、东海之滨的浙江宁波,在八千年前,就是先民耕海牧渔之地,在上千年前,已成太平洋西岸的“海丝”大港。独特的地理特征塑造了宁波人向海而生、敢于冒险的性格。

一个宁波帮,半部近代史。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五金店、第一家绸布店、第一家火柴厂、第一家染织厂、第一家化学制品厂、第一家印刷厂、第一家国药店、第一家灯泡厂、第一家钟表店……都是宁波帮人士创设。孙中山说:“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也。”

当年,老一辈宁波帮人士点燃的“火种”,如今传递到新生代宁波企业家的手中。宁波全市有超过130万户的经营主体,其中民营经济占了97%;1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数量占了98%以上,这些数据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地基所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宁波受重视程度。

关键词:营商环境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宁波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

日常管理中,宁波政府几乎是“不管不问”,极少干预企业经营和管理,全凭市场进行调节。但政府“不管闲事”不代表完全坐视不理,而是“该出手时则出手”。

宁波的企业部门对全市每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培育企业,都有着十分详细的数据统计。从优势产品、创新能力到面临的困难,统统记录在案。只要企业经营遇到问题,政府会立即派出专班进行指导和协调,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脱困。甚至对其奖励也是其他城市最高的:同样是单项冠军企业扎堆的深圳,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奖励是300万;宁波则是500万。企业只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其他事情可以统统交给政府来解决。

关键词:工匠精神

要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常常离不开“专注”二字,或者说是“工匠精神”。宁波单项冠军企业聚焦主业铸就冠军产品,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宁波527家单项冠军企业中,专注做一款产品的企业平均年数是18年,其中,10年至20年的企业数为251家,占比为47.63%;20年至30年的企业数为135家,占比为25.62%。聚焦主营业务发展超过40年的企业有海天塑机、埃美柯、宁波水表(集团)、中银(宁波)电池4家企业。很多单项冠军企业的创始人学历并不高,但务实、专心、爱学、重研发、不自满,他们是“干中学”的杰出代表,是长距离奔跑的优胜者,时间越长优势越显。

2023年,我们宁波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直属工作站曾在市直属高中发起“少年对话企业家”活动。同学们走进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何一波副总经理曾说:“70年了,我们只做电池。”她又打比方,一枚电池,要么是长跑运动员,续航久;要么是短跑运动员,瞬间放电能力强。双鹿要做的电池,志在二者兼具。为了达此目标,几十年辛苦专注很有必要。当时带她入行的师傅,如今两鬓斑白,仍奋斗在研发一线。师傅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一代代薪火相传,才有今天的成绩。

关键词:创新

数据显示,104个“冠军”中,超9成拥有省级及以上实验室,平均发明专利约385项。他们通过新模式、新领域、新动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宁波,很多企业家相互之间不比规模、不比产值、不比产量,而是比奖杯比证书,比研发人才多寡,比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近年来,宁波发力打造高水平创新策源地,累计引进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0多家,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以及建设中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串珠成链,科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

2023年年底,宁波为甬江科创区“量身定制”的专属人才政策,面向全球发布了“招贤榜”。目前,甬江实验室已集聚20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和420余名科研人员。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自2022年开建以来,已累计签约70余名核心教研人才,其中院士10人,起点就拥有了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等诸多标签。

穿越历史时空,匠心延续至今。宁波的发展中始终有一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文脉,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实体经济根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大潮中焕发光彩、踔厉奋发。

关键词:传承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每一代青年都有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但自主自强、务实创新是每一代宁波青年代代相传的精神特质。为传承宁波文化中创新传统,培养未来的高端人才,宁波市教育局以特色资源为引领,狠抓三个“一体化”,即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家校社科学教育一体化、校内校外科学教育一体化。通过3年至5年努力,建成一批科学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科创中心和打造精品课程,使全市学校科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师生科学素养普遍提升,科学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链初步建成。宁波将从强化学校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及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培养能力5个方面发力。包括:2024年底前实现全市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全覆盖;明确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课后服务50%以上课时应用于科学活动;推进培养机制改革行动,落实一生一项目、一生一特长,并建成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库。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这是近百年前,鲁迅先生写给那时的青年的,同样适合现在的宁波青年。

宁波制造所蕴含的精神,是竭尽全力、永不停息,是让产品一天天更有价值、一天天在客户那里更加不可代替的精神。一生一品,一业一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种力量已超越了金钱的刺激,而和抱负、信念、事业心、成就感、全员共享等结合在一起。

宁波制造,风正劲,帆已满,启新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