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人民网) 调控短时间内不会放松 期盼房价大跌不现实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和房价上涨预期均出现大幅回落,房地产投资不再是居民的投资首选,而未来3个月中国居民有购房意愿的比例接近历史低点。 调控短时间内不会放松 央行报告显示,居民对当前房价感受变化不大,对房价上涨预期出现大幅回落,房地产市场出现浓厚的观望气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目前中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而且存款负利率,将来房产对投资者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在相当长时间里,可能是两三年甚至三五年内,中国房价都不会大幅上涨,投机需求相对减弱,但投资需求仍会存在。房地产调控在近两年内估计仍不会放松,这也有利于巩固已有的调控成果。 在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明确,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而对抑制房价起到明显调控效果的限购政策将在2012年继续执行。在已实施限购令的46个城市中,继深圳、海口、福州、长春、广州和佛山等城市明确表态明年将继续执行限购政策后,北京、上海、厦门和青岛也表态限购政策将继续执行。 期盼房价大跌不现实 “市场不要幻想未来的调控会有所松动,我们面临的现实是政策可能还会‘做加法’。”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指出,由于明年房地产将继续“深调”,整个行业所感受的温度也将更低,市场可能面临更加低迷的状态,价 格出现松动的范围更大,调整的幅度也会更大。随着房价逐渐回调到位,需求将逐渐释放,市场也会慢慢达到新的均衡。 董登新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可。他认为,在限贷、限购、限价等政府直接干预与行政管制措施下,房市供求已在悄悄发生改变。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减少,成交量减少,新增商品房数量减少,房市可能转变成有价无市,这反而有利于房价稳定。 在董登新看来,2012年房价不会出现居民所期盼的大幅度下跌情况。因为,如果中国房市真的下跌20%以上,会直接打击中国“市场信心”,也会打击投资者信心。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过程中,整个经济都需要信心。房地产已成为我国关联度极高的支柱产业,它受打击有多深,中国经济受伤害的程度就有多重。因此,调控房市的目标是长期稳定房市,而不是在短时间内打垮房价。 调整后市场仍大有可为 事实上,尽管目前各地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是无论是刚性需求的购房者,还是投资需求的炒房客,面对明年房价可能继续下跌的趋势,都处在观望之中。明年是不是买房的合适时机,房价能否降到合理价格,无疑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在纸币相对贬值的趋势下,房产仍是居民比较稳定有效的财富贮藏形式。”董登新表示,只要房价适度回落,就会产生买入意愿。总之,只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完成,人们对房产的追逐就不会停止,除非行政直接干预。 “不过,企图将房价降至中低收入者都能买得起商品房,这是不现实的。”董登新表示,中低收入者主要靠保障性住房满足居住需求,只有中高收入者才有能力投资房产。因此,中低收入者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刚性住房需求,只能依靠政府的保障性住房解决,而中高收入者对房产的投资需求则是有足够弹性的。所以,中低收入者期望房价越跌越好,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想跌至他们都能买得起,这不太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