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清时与南科大不是失败者

  热点聚焦

  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有关任免职决定,决定李铭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朱清时不再兼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李铭此前任深圳市公安局局长。今年9月朱清时任期将满拟卸任南科大校长一职。

  (1月22日新华网) 

  朱清时的离开,注定要带来诸多外界解读。毕竟,他是南科大的标志性人物,在公众眼里也是中国高校改革的试水者。

  然而,南科大迄今已经历了多番风雨。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科大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可是,南科大与朱清时决心摆脱现有高考模式、尝试第二条道路的努力却很快夭折:首先是少数教职工与南科大管理层的理念之争,紧接着出现了南科大学生退学事件,学生被要求参加统一高考……

  教育改革从来知易行难,而高等教育作为金字塔尖更需要突破重重阻力。南科大的遭遇,朱清时的壮志未酬,首先反映出教育改革面临的压力之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单靠南科大一家新生院校来推动,正如高等教育改革也不可能脱离中国现行教育管理体系而单兵突进。在从小学到高中应试教育色彩未褪,素质改革只听楼梯响不闻脚步声的大背景下,学生们如同代工流水线上的产品,恐怕一时间很难适应南科大试图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改革步伐。而教育行政化考核体系也决定了高校必须要符合主管部门划定好的标准,才能获得所需的各种公共资源。所以南科大最终也要用高考录取分数、“千人计划”学者数等体制内指标,来作为学校招生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旧有教育体制的惯性之大,让参与者存在诸多抱怨,但真的面临改革又会患得患失。教育改革付出的阵痛会让不少人难以忍受,转型所必需的成本如何分担也是个难题:家长担心孩子的前途;孩子生怕自己辛苦得到的文凭得不到社会尤其是官方认可,变成废纸一张;部分教职工也有不同的看法……

  五年来,南科大就这样跌跌撞撞,虽不能断言为原地踏步,至少也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当朱清时回首五年来的经历,最大的感慨也许就是,他与南科大所承载的教育改革厚望,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象征性的符号上。

  朱清时离去,南科大安好?或许我们对此应秉持更多的乐观与期望。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异地高考……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不可逆转,其前进的鼓点已然敲响,也必然会继续推进。而朱清时与南科大也绝不是改革的失败者,他们注定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毕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