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无忌 24日上午,《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2 法治蓝皮书(2014)》对外发布。其中《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教育部、安监总局、发改委名列三甲,国家铁路局以0分垫底。81个法院司法透明度的平均分为42.1分,及格率为18.5%。 (2月25日《南京日报》) 每年这个时候,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和相关出版社编写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总能吸引来许多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其中的《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更是以不留情面而著称。无论你是地方地府还是中央部委,无论是法院系统还是检察院系统,都会因为没有网站、没有公示领导分工和领导联系方式而被扣分。 然而,《法治蓝皮书》的发布,似乎对于我国相关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透明建设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时至今日,仍然有地方政府或司法部门在网站建设方面处于空白状态,打不开网站的铁路局以及一些地方中院,都显然选择了在信息时代里“躲猫猫”。 数据是抽象的,现实之中,也有不少因为缺少阳光而带来的各种碰壁。比如在“表哥”杨达才的“微笑门”中,一位叫刘艳峰的大学生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公开杨达才的个人工资,结果以政府秘密为由被回绝。由此可见,许多政府部门不仅不主动公开,就是你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去申请了,都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法律制度的约束力尚且如此,所谓的蓝皮书,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透明指数年年发布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仅限于科研单位公布数据和进行排名,而那些排名末位的相关部门得不到相应的处罚,责任领导仍然高枕无忧,则这样的数据发布很可能会限入一种疲劳。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问责制度,这样的学术研究也会背负上西西弗斯式的命运———每天都要推一块大石头上山,而每次推到山顶之前,石头又会滚下来,第二天重复此动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块石头却始终没有被推上山。 数据的发布、排名的公布,只能起到提醒和鞭策的作用。要真正形成倒逼,则必须要配之以严厉的问责和奖罚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处于阳光下的权力,才有可能压缩以权谋私与贪污腐化的空间,也才能对领导干部形成最好的保护。 王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