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上收藏名家与名斋③ 蜗寄庐,喻为小如蜗牛壳的房子。据《辞海》解释,三国时期的文士焦先、杨沛建造圆形的屋舍,称为“蜗庐”。此后的文人们也自称简陋的居处为“蜗庐”。宋代陆游就有“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的诗句。 宁波“蜗寄庐”,其第一代主人孙家溎借这段典故来称呼自己的居舍,并以“蜗庐主人”为号。 孙家溎(1879年~1945年),生于清光绪五年。其祖原籍慈溪龙南,原是三国孙权之后,清代中期迁入宁波城内“道署后”(原中山公园后)。清代晚期,在上海经商的孙家溎父亲一支,迁居镇明路三支街,后来孙家溎又迁居于“天封寺前”,在此修缮居舍,筹建书楼,即今天封塔南的塔前街,原有楼房近800平方米,今尚存二层楼三合院近400平方米,四周有高墙围护,楼前有60余平方米的明堂,用作养花种草。 孙家溎是末代秀才,曾在上海当过小职员。他生性好学,关心文献,省吃俭用购藏书籍。他不惜家财,将楼上的卧室大部分辟为藏书专用,额曰“蜗寄庐”。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中,孙家溎竭尽全力抢救收藏行将灭绝的善本,甚至包括范氏“天一阁”、卢氏“抱经楼”、徐氏“烟屿楼”散失民间的珍本,其中著名的有元刻《隋书》《范文正公全集》、明刻本《蔡中郎集》、明抄本《圣宋名贤四六丛珠》等,约447部,二万余卷,其中珍贵的善本占一半。此外,如不能购到的,他也整本抄录。 《蜗寄庐》每一本古籍,是一位并不富裕的小职员,呕心沥血收集而来,而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月,妥善保护也备尝艰辛。 在抗日战争时期,宁波城被日军占领,为保古籍安全,年过六旬的孙家溎与大儿子一起偷偷雇船,将藏书一批一批运到鄞县山区。 待抗日战争胜利,66岁的孙家溎驾鹤西去,“蜗寄庐”藏书由其大儿子孙定观继承。 记者 黄银凤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