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新闻·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子儿媳正在闹离婚,母亲突然起诉百万借款

是真实债务,还是离婚争产?

  江东一对小夫妻正在闹离婚,突然男方的母亲告到法院,要求儿子偿还其100万元借款。这起看似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因为“不合时宜”的出现,引起了法官的警觉。

  到底是儿子借钱不还,母亲无奈起诉?还是儿子、儿媳闹离婚,母子联合争家产?江东法院组织三次庭审,只为找出真相。

  

  记者 戴巧泽 通讯员 姜栋 

  第一次开庭

  庭审过于顺利,让人生疑

  去年9月,李女士到江东法院起诉儿子小赖,称2011年5月小赖因为要买房向她借款100万元,一直没有还。

  去年10月12日,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案件。

  庭审时,为了证明债务的存在,李女士出示了借条等一系列证据,她言之凿凿,小赖也连连点头称是。

  母子俩均表示,借条就是借款时出具的。

  这么大的款项,双方都毫无争议,何必来法院解决?过于顺利的庭审让法官很纳闷。法官试着问:“小赖结婚了吗?”

  没想到,这一问事情复杂了。原来,小赖当时正在跟妻子小水闹离婚。

  这会不会是一场为离婚多分点财产而虚构的债务呢?法官不由得多了一丝疑虑。

  第二次开庭

  儿媳质疑母子演戏

  这笔债务发生在小赖和小水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第一次庭审后法官依法追加了小水为被告。

  一个月后,江东法院对此案第二次开庭审理。

  庭审中,小水果然对借款的真实性提出了异议。她表示,在她与小赖闹离婚前,李女士母子俩从来没提过有这笔债务。如今他们正在闹离婚,李女士就来起诉,明显是小赖为了在离婚中多分财产,母子联手演的一场戏。

  她认为,借条肯定是最近才写的,遂当庭申请了笔迹鉴定。

  第三次开庭

  借条鉴定辨真伪

  鉴定报告得出结论是:借条形成的时间在2013年5月之后。

  4月3日,江东法院组织了第三次庭审,这次庭审地点定在了看守所。

  原来,在第二次庭审后,小水的父亲找小赖理论,结果两人发生争执,小赖打伤了老丈人,被警方刑拘。

  庭审中,原、被告对鉴定报告的真实性都没有异议。但是李女士和小赖认为,就算借条是后来补的,也不能否认借款的存在。因为两人是母子,借钱时没有写借条,后来李女士担心这笔钱要不回来,才要求补了张借条,日期就写了当时借钱的时候。

  小水则坚持认为,鉴定结论和他们之前庭审时的说法明显是矛盾的,这是个虚假诉讼。

  结合三次庭审,法院最终驳回了原告李女士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在离婚诉讼中牵涉到财产分割的问题越来越多,一方为多分财产,虚构债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人因此触碰了法律的红线,最终因涉嫌虚假诉讼而得不偿失。

  当然,父母子女之间、亲友之间的借贷情况也属正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在借款发生时就出具借条,并保留汇款凭证等证据,切勿因为抹不开面子而使日后讨债困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