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馋嘴的毛病
别指望微博能治

  ●街谈巷议

  “老想吃巧克力,说明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想吃甜食,可能是胰岛素缺乏;想吃肉,说明体内缺乏氨基酸或铁等矿物质不足。”前些天,这一则微博在网上热传。从想吃的口味,看一个人的身体存在的隐疾,这科学吗?医生们并不认同这些观点。他们表示,生活中如果痴迷一种食品,还真是有依据的,但和体内缺乏什么元素没有直接关系。

  (5月12日《现代快报》) 

  不想减肥有千万个理由,想减肥却只要一个理由就足够。类似的微博,以科学的名义,给人一个冠冕堂皇的贪吃理由,这无疑是一种误导,对过度饮食、偏食甚至异食僻,都是鼓励。

  但这样的微博和微信并不缺乏感兴趣的人。近些日子以来,类似的帖子出现不少,有防病治病的,有食疗养生的,有着眼“单独二胎”教人选择胎儿性别的,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并且,每一个帖子都能热上好一阵子,能捧红一个微博账号,至于能影响到多少人,则无从知晓。但既然有这么多人关注,就不会缺少相信的人,一定有不少人受此误导,按照上面的内容进行尝试。

  为什么微博微信上会出现如此多类似的帖子?5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以微信热传的微波炉辐射为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微信和微博的原创者之所以不遗余力这样做,是想通过比较吸引眼球的描述,通过一些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来炒热微博和微信账号,然后打广告赚钱。也就是说,类似微博和微信内容为赚钱服务,只要能引发关注就行,至于是否科学,则完全不在信息发布者考虑的范围。这样的内容,你能相信吗?

  当然,有些内容或许只是对此感兴趣的人发布的,不带其他目的。但对于没有出处、未经证实的内容,公众不能听之则信,大可当耳边风,吹过之后就忘记算了,不必对照微博,去治疗馋嘴的毛病甚至其他疾病;也不能指望次次都有媒体曝光,有专家来纠错,要想抵御类似伪科学的危害,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是最有效的办法。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可不能像公众一样听之则忘。对于恶意炒作行为,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对于非恶意的帖子,要进行引导,以求净化微信和微博环境,避免更多的误传和误信伤害公众的健康。罗志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