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教育周刊·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蒙须养正

  宁海桥头胡中心小学校长
  屠本忠

  教育要慎始,启蒙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南宋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朱熹也认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然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所缺失的。

  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享受着祖辈、父辈的多重关爱,这致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的甚至非常刁蛮任性。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基于我校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校确立开展“养正”教育,把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

  “养正”出自《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为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我校以“养正”为核心理念,分别开展“明志”、“毓德”、“滋智”、“健体”四方面的系列教育。

  明志。《养正遗规》中讲到“学莫先于立志”,“书不记,读熟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如果没有志向,人就像一摊烂泥立不起来。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远大、高尚的志向,太“虚”。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让“志”接地气,分解为较小的努力目标,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开学初,孩子在父母、教师等的引导下,分析短板,确定努力目标。有的定“能取得好成绩”,有的定“能学会简单的生活能力”。目标设定因人而异,这便于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毓德。古人云“先成就德行,才能成就根本智”。学生有了一定的“志向”,必须让他有良好的心性德行,从小懂礼、忠信、笃行,具体包括日常行为规范、最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做到团结友爱,文明有礼。同时努力培养传统美德,诸如:孝敬父母长辈,懂得感恩、报恩,做到坦诚守信、学会宽容欣赏等,尽可能让孩子在长期的教育、熏陶中变得温文尔雅。

  滋智。朱熹《童蒙须知》中提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由此可见,启蒙之学,务必先立人,让孩子学会生活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再立学,学会简单的学习常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渐渐提高学生的智力,增长孩子的智慧。

  健体。现代社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品、智,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我校是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市首批体育特色学校,全体学生坚持做到锻炼1小时,而且通过小学6年的学习、锻炼,大多能掌握打球、跳绳等基本的活动技能。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

  通过多年的“养正教育”实践持之以恒地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交往、行走、活动、就餐等都能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学生的道德素养有了明显提高,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基本上能明辨是非对错,理解善恶美丑,而且能够较为自觉地制止不良言论和行为。同学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交往,人际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他们的进步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